Saturday, April 30, 2011

學問淵博的名字

學問淵博的名字


 

乍聞朋友「佑道」的兄長名字分別為「圖道」、「焉道」時,心中暗自猜想命名者定是學識淵博,且對於中國人所謂之「道」有深厚的研究,更臆測其名必定出自於古書的某一章節。


終於有天難掩好奇心,將滿腹疑問請教同事佑道,佑道聽完我的問題之後哈哈大笑,然後娓娓道來其中之「道」。原來佑道的兄弟名字都是父親所取的,佑道的父親是位純樸莊稼人。 
生大哥時,正是他家的花生田收成時節,為了慶祝花生豐收、又生了兒子的雙喜臨門,他父親決定為兒子取名為「圖道」,因為用台語發音,跟花生(土豆)同音,用字也不俗,所以老大就叫「圖」。


後來生了二哥,覺得「道」字頗為文雅,希望也將此字放到名字裡,二哥生來白胖可愛,日後肯定是個大帥哥,於是命名為「焉道」(音似台語的「英俊」)。


媽媽懷老三時,眾人都依照肚子的形狀猜測這一胎一定是女孩,父親獨排眾議,堅信一定是男兒,後來不出所料,果然生了一個胖小子,既然是猜對了,於是就有了「佑道」(因同台語的「猜到」)的名字。 
聽到這裡,已經笑到不行了。
 


------------------------------------------
閉門即是深山,讀書隨處淨土∼

Thursday, April 28, 2011

WOW!!!

真令人難已置信!


------------------------------------------
閉門即是深山,讀書隨處淨土∼

心安就快樂

洪蘭:心安就快樂              

    家顧好,心安定,精神生活滿足了,生活就富裕了。許多雙薪父母很努力賺錢,拚命送孩子去才藝班、補習班,給孩子買名貴的衣服和用品,其實都不必要。家顧好,一家和樂才是最重要的事。

    最近一直有拾金不昧的好事情被報導,在經過大學生堅持「留置金」的事件後,這是最振奮人心的事。沒想到愈是貧困、沒受過高深教育的人,愈有同理心,愈能體會遺失巨款者心中的著急;反而是念到大學的人,唯利是圖。

    在這麼多拾金不昧的好事中,最令我感動的是那位拾獲六十六條金項鍊的高媽媽。當記者問她:「月入兩萬,卻要扶養兩個兒子,是否很辛苦?」她說:「是否辛苦跟自己的心情有很大關係,物質雖然不是很充裕,但是家顧好,生活就富裕。」

    說得好!家顧好,心安定,精神生活滿足了,生活就富裕了。許多雙薪父母很努力賺錢,拚命送孩子去才藝班、補習班,給孩子買名貴的衣服和用品,其實都不必要。家顧好,一家和樂才是最重要的事。

    我敬佩那個媽媽的是,教孩子不「貪」真不是件容易的事,不但要言教,還要身教。我父親以前常說:「廣廈千間,夜眠八尺。」人只有一個身體,再怎麼有錢也只能睡一張床。他要我們「儉則足」,不要吃在嘴裡看在碗裡;也教我們快樂是心態,他說:「晚食以當肉,安步以當車,無罪以當貴,歸真返璞,終身不辱。」像這種話聽多了、講多了,慢慢就變成生活的準則。一個知足的人就不貪,不貪的人不會犯法,心安就快樂了。

    在動物實驗上,把猴子放進堆滿橘子的房間,牠會兩手各拿兩個橘子,嘴裡再含一個,然後,找個隱密的地方坐下來吃。在沒有吃完前,牠不會一直去拿;吃飽了,牠也不會再去拿。剛生下來的孩子也是如此,吸足了奶就不會再吃;但如果他曾經匱乏過,他會很貪心,一直拿不夠。所以父母教孩子時,不要一次只給一點,讓他覺得一直不夠,把「貪」的心生出來。不妨多給他一些,告訴他:不要貪,東西是足夠的。

    然後教他什麼是「適可而止」:天下的糖很多,不需要一次吃完,可以慢慢吃;天下錢也很多,不要一次賺完,可以慢慢賺。最主要是教他「有得必有失」,一個人只有兩隻手,拿了這個,就只好放下那個;要選哪一個要靠智慧,而這個智慧是可以教的。我父親以前常把每一種選擇列出來給我們看,叫我們講為什麼選某一樣東西;他會一直問為什麼,逼著我們往前想很多步,以及這樣做的後果。最後我們會恍然大悟,知道為什麼選某個是短視、不智。

    智慧的選擇會使人安枕無憂。高媽媽說:「東西送還人家,晚上可以睡個好覺。」這非常對,沒有什麼比安枕入眠更幸福。何必去追逐名利,晚上再來輾轉反側呢?

    其實人生最大的幸福不是名與利,因為那是轉頭空。內心的平安與身體的健康,才是真正的金不換。父母只要記住成功的定義是「平安健康有意義的過一生」,在教養孩子上就成功了。


------------------------------------------
閉門即是深山,讀書隨處淨土∼

一道 "難題"

這確實是我過去常犯的錯誤,現在也還在學習中。




一道難題       文/姚法榮

他是一個成功的企業家,別人問起他為何能屢次從逆境中站起來,他講了這樣一件事:

那時他讀小學六年級。期末的一次模擬考試,老師一邊發試卷,一邊善意的提醒同學:「這份試卷是前年的期末考題,最後一道題超出了大綱的要求,特別特別難,所以你們可以選擇做,也可以選擇不做。」

老師故意在「難」字前面加了兩個「特別」。他當時在台下想,這道題既然老師都說這麼難了,自己肯定是答不了了,所以最後,他看都不看,做完其他試題就直接交了卷。

老師收齊了全部試卷,大家紛紛拿出紅筆來,準備一邊聽 老師講解,一邊互換試卷,幫同學批閱。

不想老師翻開了課本,笑呵呵的說:「時間還早,我們再來做一道題吧。」說著,他拿起粉筆,在黑板上刷刷的抄了起來。

平時,老師總是挑一些典型的難題抄在黑板上讓他們練筆,大家不約而同的認為,這次又會是一道難題。

可結果恰恰相反,這道題太簡單了,他和其他同學一樣,不費吹灰之力,就得出了正確答案。

老師示意答對的同學放下手來,說:「很好。幾乎所有的同學都答對了,那是因為這道題實在是太簡單了。大家想知道老師為什麼要你們做這道題嗎?」

同學既興奮又好奇,老師微微一笑,又說:「不知道有人發現沒有,其實這道題就是剛才試卷上的最後一道題,不過很遺憾,因為老師事先說了'很難',結果大家都沒有答題。」

話音剛落,課堂內一片嘩然。老師將試卷重新發了下來,大家仔細核對,果真一字不差!

老師葫蘆裡究竟賣的什麼藥?

正當大家迷茫一片時,老師解釋說:「這次模擬考試其實只是我的一個小測驗罷了。我提醒你們最後一題很難,其實它很簡單。因為老師說了難,你們自然而然認為它難了......其實,無論它難不難,你們都應該開動腦筋,運用自己的所學,嘗試著去做才對。記住,不嘗試就不知道難易,不嘗試就不可能體驗成功的喜悅,這是老師最後送給你們的畢業禮物!」

那張試卷我後來弄丟了,可老師的話卻永遠鐫刻在了我的心裡。」

他頓了頓,說:「這幾年來,我之所以每次跌倒後都能很快站起來,不斷的去開拓新的事業,正是因為老師當年的諄諄教誨!人生如題,只有去嘗試,才能將難題化解,成為駕馭生活的主人。」

------------------------------------------
閉門即是深山,讀書隨處淨土∼

日本紋身藝術


算是增長見識了!

------------------------------------------
閉門即是深山,讀書隨處淨土∼

您騎機車時選擇停下來等一下,還是超越他?-前幾天的新聞有播@@


逞一時之快換回是難以挽回的傷害,所以快快樂樂出門,平平安安回家

只能說"等一下,不會死,衝過去的話是拿自己的命開玩笑


------------------------------------------
閉門即是深山,讀書隨處淨土∼

Sunday, April 24, 2011

寫人

一筆寫順境、一筆寫逆境

順境是浪潮起時的喧嘩,逆境是浪潮落時的歎息。『人』字只有兩筆,一撇一捺,卻不好寫。


從書法角度講,字的筆畫越少,想寫好越不易;從社會學角度講,『人』字這兩筆,內涵豐富,哲理深邃,想寫好更難。

這兩筆有一筆沒有寫好,便不能稱之為真正意義上完整的人生。

 

 

一筆寫出生時那哇哇哭聲、一筆寫臨終時那欣慰的笑容

人生在人世不過短短幾十年。
生時,自我的哭聲是向他人證明了我們生的艱辛,
他人的笑是迎接我們生命的到來。

死時,自我的笑是表白了平生了無憾事。

他人的哭,說明我們一生為他人奉獻過、付出過,

從而贏得了他人的不捨。

 

一筆寫成長、一筆寫衰老

人生就是一個新陳代謝的過程,包括思想和身體。
新的不斷滋生,舊的不斷淘汰。
人只有不斷接受,吸納新生事物,才能推陳出新,健康成長。

 

一筆寫前進、一筆寫後退

人生如登山,一步一步往山頂上攀登,到了山頂,又一步一步往下退。
下山往往比上山還要難。百折不撓,不畏艱險,勇於攀登的人固然可敬;
而到了頂峰,不戀高位,激流勇退,能上能下,

寵辱不驚的人,更難能可貴。

 

一筆寫快樂、一筆寫煩惱

快樂和煩惱是人生騰飛的兩翼,相伴而生,形影相隨。

快樂和煩惱、幸福與痛苦、高興與憂傷,

都是相比較而存在,相激勵而前進的。

 

經過煩惱、痛苦和憂傷的洗禮,才感到人生的快樂和幸福;
快樂和煩惱是奔向人生目標的一對車輪,

『哪�有快樂,哪�就有煩惱。』

 


人生有順境,也有逆境,甚至逆境多於順境。
面對困難和挫折,不能只是一味地抱怨、沉淪和絕望。

 

逆境雖能影響但不會控制你的命運,
只有你對生存和生活的態度及表現,才能決定你的成功和失敗。

 

一筆寫付出、一筆寫收獲

人總是活在得失之間,魚和熊掌不可兼得。
我們就要擁有那種『得不以喜,失不以憂』的情懷,

 

想想生命的可貴,
你就會明白人生最美的是奮鬥的過程,計較得失只會自尋煩惱。

 

一筆寫道德、一筆寫才能

有的人仍活著,但他已經死了;有的已人死了,但他還在活著;

指的就是人之德。

 

德和才是『人』字的一撇一捺,

沒有 "這一撇,不成其人;

沒有 "那一捺,人難自立。

 

一筆寫權利、一筆寫責任

每個人都有做人的權利,同時又肩負做人的責任。
沒有沒權利的責任,也沒有沒責任的權利。
放棄自己的權利的人,專看別人的眼色行事,
專為別人的喜惡而活,就淪落為奴才。

 

不承擔責任、不履行義務的人,只知道享受生活,

不願意創造生活,只期盼人人為我,

不願意我為人人,坐享其成就墮落為寄生蟲。
人的雙肩,就是一肩挑權利,一肩挑責任,而走完人生旅程。

 

一筆寫自己、一筆寫愛人

夫妻如同左右手,左手提東西累了,不用開口,右手就會接過來;

右手受了傷,也不用呼喊和請求,左手就會伸過去,

相濡以沫,你扶我牽,互幫互助;

 

夫妻又如一雙筷子,什麼時候都要齊心同力,酸甜苦辣,

一起品嘗,櫛風沐雨,共度人生。

 

夫妻正如『人』字一撇一捺,倆人合力,才能頂天立地。

 

一筆寫朋友、一筆寫對手

人是社會的人,任何一個人都不能離開他人而獨立生存。
每個人的成長都離不開朋友,多個朋友多條路。

朋友是你在愁風苦雨中行走時,飄過來的一把傘;

朋友是你在黑暗中摸索前進時,遞過來的一支火把;
朋友是你在坎坷旅途中跌倒時,扶你一把的那個人。

人的成長還離不開對手,有個對手不落後。

 

對手,是成功者的陪練,
體育場上的最高記錄往往就是在與對手較勁時創下的。

 

一筆寫前半生、一筆寫後半生

前半生長根、發芽、開花;後半生結果、收穫、儲藏。
有的人前半生窮困潦倒,後半生飛黃騰達;
有的人前半生求索無路,後半生功成名就;
有的人前半生燦爛輝煌,後半生暗淡無光;
有的人前半生桂冠顯要,後半生晚節不保。

 

人生道路雖然漫長,但決定其"身後名"的人生歷程,

往往是最後幾步。
無論過去多成功,多燦爛,都不能代表未來。
只有不停地耕耘,不停地砥礪,不停地鞭策,不停地學習,
才能把『人』字的後一筆寫得更加壯麗。

 

一筆寫『真我』、一筆寫『假我』

『人』字兩筆,一陰一陽,一撇為真我之靈性,

一捺為假我之色身。

 

人生轉眼白頭,這一生是為『真我』或『假我』而活?


------------------------------------------
閉門即是深山,讀書隨處淨土∼

老千之王


*老千之王展示"作弊功力"真是不可思議,算是增長見識了
 
這下子還有人相信堵可以翻本嗎?
------------------------------------------
閉門即是深山,讀書隨處淨土∼

Monday, April 18, 2011

天堂午餐∼ 盡孝要趁早

天堂午餐∼ 盡孝要趁早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Q3MDUwOTg0.html

 

百善孝為先,這個簡單的道理誰都明白,但忙碌的工作和生活壓力,往往讓人們將它忽略了。

 

最近網絡上流傳一段名為《天堂午餐》影片(圖),�頭一句台詞說道:「當你在等以後,就已經失去了永遠……


不少網友看完後淚奔,直說「盡孝真的要趁早」。

影片沒有花俏的特效,只是以最簡單的鏡頭、樸實的畫面,


講述一名兒子為在天堂的母親做了一頓豐盛午餐,傳達了「感謝父母不能等待」的道理。


直白的感動往往最能觸動人心,《天堂午餐》正是憑此抓住了網友的心。


不少網友稱,自己看了好幾遍,每一遍都是淚流滿面。


網友也很驚訝,因為這個堪稱專業的影片,竟然出自一名大學生之手。

------------------------------------------
閉門即是深山,讀書隨處淨土∼

栽培他的天賦,也栽培他的視野

人物-吳季剛(設計蜜雪兒.歐巴馬的晚禮服)的母親
 

陳美雲談兒子吳季剛:栽培他的天賦,也栽培他的視野

站在美國國家歷史博物館裡,看著兒子吳季剛為美國第一夫人蜜雪兒.歐巴馬設計的晚禮服,陳美雲心中有無限的感動。二十多年來,面對著兩個截然不同的孩子,自稱只是個平凡家庭主婦的陳美雲,卻進行了一場很不平凡的教育實驗。

在那博物館裡,那件衣服展示的空間最大,整個電視螢幕不斷的播放吳季剛跟蜜雪兒見面的過程。「我覺得這種榮耀不是剎那,而是永恆的,因為世世代代都會放在那裡。」

陪著兒子一路走來,陳美雲知道,這榮耀的背後,有多少的努力與不為人知的辛酸。從小愛玩洋娃娃的吳季剛,曾因親友的嘲弄而傷心落淚;念大學時為了舉辦服裝秀,在紐約的酒吧門口為客人掛了兩年衣服,只為了熟悉經常來此的服裝界名流。即使成名之後,吳季剛仍每天辛勤工作一、二十個小時。

因為吳季剛的與眾不同,也曾帶給陳美雲許多壓力。別人說這母親真怪,男孩子玩娃娃,不但不禁止,還到處託人幫他蒐集。吳季剛不在乎讀書、考試,一心只想順著自己的興趣。陳美雲雖盡力發展他的天賦,卻也在關鍵時刻堅持,要吳季剛把該有的教育完成,「因為教育會讓人有新的知識、新的想法進來。如果都只在做一件事,你的思想就會空掉,不夠寬廣,」陳美雲殷殷告誡兒子。

當吳季剛因為蜜雪兒穿上他設計的禮服一夜成名,陳美雲要吳季剛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打電話好好謝謝他的哥哥。因為陳美雲很清楚,「如果不是哥哥這麼按部就班、容易帶,我沒那麼多時間搞你這個小孩,你要謝謝哥哥,」她對吳季剛說。


陳美雲談兒子吳季剛求學成長過程

Jason
(吳季剛)從小就跟其他的小孩不一樣,他不太願意接受傳統的規範。這在二十多年前,整個大環境還是很保守的氣氛下,對我是很大的挑戰。我還有一個大一點的孩子,心裡就會設定老大走過的路,好像老二也該跟著走。但事實上,我發現有很大的差異。

老大念的是中規中矩的幼稚園,我帶 Jason 去參觀,他就跟我說:「媽媽,我不喜歡這個學校。」這學校就是要穿得乾乾淨淨、整整齊齊,一進去就要學寫字、讀書。

Jason 
要上幼稚園的時候,剛好有個朋友告訴我,在內湖有家森林幼稚園,我可以去看看。我帶 Jason去那個學校,他非常喜歡,因為那裡有很多好玩的東西,整個環境就像是一座森林。裡面的孩子都很快樂,每天剪啊、畫啊、寫啊。

後來我想把弟弟跟哥哥放在同一所學校,我比較方便。我帶弟弟去看哥哥學校,不行;帶哥哥去看弟弟學校,也是不行。哥哥覺得髒兮兮的,他不習慣。我只好各自讓他們讀喜歡的學校,他們都滿快樂的。

我一直在想,多久我才能證實,自由開放的教育跟傳統的教育,到底哪一個才是好的?一、二十年下來,我得到的答案是:適合這個孩子的方式、環境,就是好的。因為你把一個很有想法的孩子放在很呆板的教育,他不一定能快樂、加分。如果你把一個比較傳統的孩子放到任何學習都要開放、自己去思考的環境,他不見得會做得很好。

只愛藝術,不在乎功課
Jason 
小學時我跟他講:「你可不可以把成績考好一點?」他就說:「我不覺得一定要像哥哥一樣每天都考一百分,如果他考了九十九分,他就會有失敗的感覺。那我考八十幾分,我每天都有二十分進步的空間。」

我發現再逼 Jason 也是一樣,但還是給他一個標準,不能太離譜,以國外標準來說,就是至少有個 B

老大初一念完,我們就出國了。

 

因為我發現 Jason 有很多跟人家不一樣的想法跟動作。比如他從小不玩小汽車,也不愛看卡通;他從小就愛玩娃娃,喜歡看平劇、時尚展。後來我才知道,他喜歡看平劇是因為那些衣服很美,那些線條、佩飾他很喜歡。他很喜歡藝術,但對功課不會要求。那時候台灣的國中有放牛班,我就很擔心,跟我先生講:「Jason也沒這麼笨,他各種發展都不錯,如果到了中學,因為功課不好被編到放牛班,會影響他心理的成長。還是找機會出國,讓他們有機會去學習新的東西,在語言方面多一些能力,不一定只有念書的路。」

孩子的堅持與母親的堅持
我在 Jason 身上看到一個很大的特質,就是他很堅持。
他從幼稚園開始,捏捏弄弄的能力就很好。他在十四歲的時候,就得到日本紙黏土的教授資格。在日本,平均五十五歲才能拿到這證照。在學紙黏土的當中,他同時跟著教他聖經故事的老師學裁縫,因為老師發現Jason 念聖經時不專心,一直在畫畫。老師就問他:「你在畫什麼?」他說:「我長大要做設計師。」老師就說:「做設計師需要有人指導。這樣吧,你乖乖念聖經,我每個星期撥一天來專門教你畫畫,因為我是學服裝設計的。」

後來老師真的每星期一天來教他念聖經,一天來教他服裝設計。

可是不到一年,老師就說他的東西全部被 Jaso學完了。「他有天分,你應該請更高明的老師來教他。」因為這位傳教士的一句話,我就去加拿大最好的設計學校 Granville Islan Design School 找老師。他一路上都很幸運,常遇到貴人。

到了中學以後,他跟一般孩子都不一樣,幾乎都在工作。他自己做娃娃上網賣,第一筆生意就被騙了,東西寄去卻沒收到錢。他再次上網賣娃娃,就學會請人先把尾款寄來,他用尾款去買布。

Jason 
在美國念高中的時候,有個機會可以去法國當交換學生,但他不是那麼想去,因為當時他在美國已經有工作。我就跟他講:「你這工作的目標太小了,你要看遠一點,你去歐洲看看不同的東西會更有感覺。」後來他去了法國,去了之後很喜歡,因為那裡有很多東西可以看。

我覺得孩子的天分是要培養的,可是在培養天分的同時,孩子的基礎教育也一定要有。Jason
很小就跟我講,他不需要念太多東西,可是我跟他說:「我不認同,大學畢業是最基本的。我不要求你考第一名或一百分,但基本的學歷、知識、能力一定要有,這樣才不會變成一個只是會縫、會做,卻沒有學問的工人。」

奇蹟背後的真相
蜜雪兒的事件就像是奇蹟一樣,但背後 Jason真的努力了很久。他到了紐約學設計,想要做一場職業秀,可是他在紐約沒有人脈。於是他想到一個辦法,他找到一家流行服飾界人常去的酒吧,他就去那邊打工,星期五、六的晚上就坐在門口幫人家掛衣服。第二年的時候,老闆覺得他很不錯,就讓他進去收盤子、幫客人點菜,後來他就愈來愈認識這些人,建立了一些人脈。

他第一次在紐約辦服裝秀的時候,把我們嚇了一跳,因為他是在紐約的職業秀場作秀,非常難得。當時他才大學四年級,即將畢業,但因為忙著籌備服裝秀,沒有繳交畢業作品,所以沒有拿到畢業證書。為了這件事情,我跟他不愉快很長一段時間,但他給了我一個理由,他說:「媽媽,我們學校有一個魔咒,出名的都不會畢業。我一定要比同年齡的人更早讓人看到,所以我要在畢業當季作秀。請你原諒我沒有畢業,但有一天,我會讓學校還我一張畢業證書。」蜜雪兒的事情發生後,學校都對外宣稱Jason 是他們學校畢業的,其實他並沒有拿到畢業證書。

我現在回想起來,真的覺得他膽識很夠,不懂得害怕。我跟我先生一直都是很緊張,但  Jason 每個步驟都很認真在做。

我自己也是從 Jason 小時候就受到很多壓力,因為每個人都覺得我是怪人,怎麼小男生要學這些東西你一點都不生氣,還在幫他?

記得在加拿大時,家裡擺了Jason 的娃娃作品,有次台灣來的朋友看到就說:「家裡沒女兒,怎麼都是娃娃?」那一次,我看到 Jason掉淚。為了不讓他再受傷害,我們花了大筆錢,重新裝潢地下室,讓他把作品和工具都移到地下室。他就不必受人嘲弄,他在那裡很開心。

我後來想通一件事:孩子所學的東西,如果不是他喜歡的,他永遠不會快樂,就沒有成就感,那我是不是要揹他一輩子?與其這樣,不如讓他學他自己想做的,他舒服,我也舒服。

Jason 
後來曾跟我說過一句話,讓我很感動,他跟我說:「謝謝你,媽媽,讓我可以做我自己。


------------------------------------------
閉門即是深山,讀書隨處淨土∼

Sunday, April 17, 2011

女人啊!

女人啊! 
吳玲瑤的精采語-------吳玲瑤演講 

吳玲瑤女士,西洋文學碩士,
 
海外華文女作家協會第十屆會長,美國暢銷幽默作家 
人生最大的悲哀是青春不在,青春痘卻還在。 
想當年: 
  身材就是身材,體格就是體格:

  正面山明水秀,側面懸崖峭壁,背面則是柳暗花明。
現在是: 

 
從後面看想犯罪,從旁邊看想撤退,從正面看想防衛。 
  有道是:「紅顏多薄命」,我說「熟女不認命」, 
認真做熟女,要把幸福進行到底。 
女人一定要對自己好一點。一旦累死了,就會有別的女人花你的錢,住你的房,愛你的老公,打你的娃! 
「過一會美一會,不能對自己有愧。 
過一天樂一天,不把難過留心間」, 
帶著風霜也要漂亮,魚尾紋能夾死五隻蚊子,也不見得不吸引人。減肥, 天哪,我的衣服又瘦了!不吃飽哪有力量減肥啊。

好強的: 
做不完的家務事,唸不完的女兒經, 
操不完的事業心,罵不完的狐狸精。 
所以==不要活得太累,不要忙得太疲憊。
     想吃了不要嫌貴,想穿了不要嫌浪費。 
     心煩了找知己約會,瞌睡了倒頭就睡。  
     心態平和永遠最美,快樂才是大富貴。
 

------------------------------------------
閉門即是深山,讀書隨處淨土∼

Saturday, April 16, 2011

太多的來不及


我們總有太多的來不及。 

我們總以為時間會等我們,容許我們從頭再來,彌補缺憾。

豈不知「撒旦如吼叫的獅子,遍地遊行,尋找可吞噬的人。」

災難永遠在我們猝不及防的時候當頭砸下,你無從躲避,無能怯懼,心膽俱碎,招架無力。我們唯一能做的,只不過在還來得及的時候,小心呵護手中的珍寶,一刻也不要放鬆。


------------------------------------------
閉門即是深山,讀書隨處淨土∼

Wednesday, April 13, 2011

生命不一定是直線

生命不一定是直線

洪蘭

陽明大學認知神經科學實驗室

台灣的孩子一般沒有什機會玩,我個人覺得這樣的現象很令人擔心。

我在陽明大學醫學院任,我們有些孩子還沒有準備好,就已經要去當醫師了。他可能有很富的醫學知識,可是還未必能面對,診療過程中必須面對的心理壓力、道德壓力與生命課題。

有一些記者問我,我覺得我先生(曾志朗)的抗壓性很,我想主要是因他是在下長大的,我們在美國結婚五年後,我才去他家,去的時候發現,下長大的孩子童年快樂很多。

他曾經告訴我,他們常去溪裡面游泳,老師三令五申告誡,他們依然不改,於是老師趁他們游泳時把衣服拿走,他們只好在溪水裡等到天黑,拿著芭蕉葉,遮住重點部位,回家去,而媽媽當然早已拿著棍子 在門口等囉!

他拿到博士後,母親當選模範母親,他跟說:「你怎麼能當模範母親?在旗山拿著棍子追著我,每個人都看見了!」

有快樂童年的孩子個性比較開朗,希望我們的改,可以讓孩子成長得更快樂!

金絲雀如何學唱新歌
我的小孩八歲時回台灣,面對中西文化的異同,求學過程特別曲折。起先念嘉義民雄國小,後來因語言、體罰等因素,適應不良,轉到台北讀北師附小。當時我在中正大學書,由我母親照顧我的小孩。

我母親的育觀念是舊式的:先做功課後玩。小孩一回到家,快把功課做完,以便玩,我母親一看說:「!那快就做完了?去複習!」小孩一聽,快去複習,正打算出去玩,我母親說:「複習完了,去預習!」

當時我母親常說:「現在三年級的功課怎麼多呀?做到十點半還做不完!」後來我才發現,原來我小孩是把功課攤開在上慢慢地做,我母親一離開,他就去玩,聽到步聲,他就快回到書前!

我發現這件事時,相當的擔心; 由實驗知道,要改變一個壞習慣,需要花上十倍的力氣!金絲雀學會唱一首歌後,若要再學新的,會乾脆讓神經細胞死掉,第二年再長新的。

於是我試著說服母親,讓小孩做功課前先玩,結果我母親回答:「業,精於勤,荒於嬉!」的六個女兒都讀北一女、台大,堅持當新式育還不知成效如何時,先用傳統法!還說我小孩回國,起步,必須要「追上去」,所以安排他每周補習三天,小孩叫苦連天!

從「身心症」到愛上學
國二上,我的小孩得了「身心症」。早上七點鐘時,他的體溫開始上升,七點半時,燒到三十九度半;怕他做假,我家有很多溫度計,但是不管一支溫度計,量出來都是三十九度半,我只好打電話向老師請假。請假後,到了八點半,他準時退燒。

到了上學時間, 常常是我 先生抬頭,我抬,兩人合力把他拖上汽車,他一路上叫:「求求不要叫我去上學!」聽了心中的很不忍,我們會讓孩子讀書讀到這樣的痛苦?

進入美國學校三個禮拜後,「身心症」不藥而癒。他變得很喜歡去上學。他們老師早上七點鐘到學校,他想跟老師共進早餐,討論功課,所以早上不到七點,就我起床送他去上學,而我常是前一天做實驗做到半夜三更。

他對他的老師,那些肯幫他的老師,有說不出來的感恩和愛戴。

我從小學六年級開始集郵,特別珍藏了一些東南亞各國獨立時發行的紀念郵票。小孩在學校上到有關國家獨立的課程時,向我借那些亞洲國家獨立紀念郵票,當作參考資料,帶去學校,結果被老師一誇,就把郵票送給老師了。我說:「不行,那是媽媽的珍藏。」我的小孩 說:「可是我的老師更喜歡那些郵票!」

他的老師隔了四年沒有他,去年在路上遇到,正總統就職典禮前,孩子回來對我說:「老師說他從來沒有參加過就職典禮」我們只有一張貴賓卷,孩子竟然跟我說:「不要去,讓我的老師去!」

我可以感覺到,老師只要對孩子有一些用心和付出,孩子就會非常感激,令人非常感動。

小孩,要從動機下手
我覺得,我們的課本編得太淺了,我們不能低估孩子的聰明智慧,以以他這個年齡,只能了解某個程度。


皮亞傑有個實驗:五個彈珠排一排,有上下兩排,將第六顆彈珠加入下一排並將長度縮得比上一排小,問小孩一排彈珠比較多?結果小孩會說較長的那排較多。事實是-將彈珠換成巧克力後,實驗結果完全改觀,兩歲半的小孩都知道要拿下面這一排!

我們在小學二年級時,開始整數念,一個當老師的媽媽問小孩:「小於一百的最大整數是多少?」小孩目瞪口呆,不知道媽媽在講什,眼看弟弟要挨,哥哥過來幫忙:「媽媽要給一個紅包,裡面的錢不得超過一百塊,要多少?」弟弟立刻說:「九十九!」

今天我們的學不能與生活連在一起,小孩不知在問什,這不代表他笨!

我先生以前要我兒子學中文,規定回到家裡不能講英文,要講中文。於是我的小孩每天 回到家,一站在門口就用英文把當天學校發生的事情講一遍,講完,進到家,就不講話了。他其實相當痛恨中文,可見體罰對一個孩子身心殘害之大,他到現在還不肯拿子,但是很會蛙跳,可以跳完整個操場!

對於孩子,的要了解他的心理,而且要有方式對待他。我後來讓他願意看中文,完全是從金庸的《書劍恩仇錄》著手,武俠小說!講到最精采的地方,我就停下來說:「媽媽要去做實驗了。」他拉著我問,後來呢,後來呢,我就叫他自己去看

。其實他並不能全看,自己用想像力補了很多地方。

從了解到關懷到行動

我的小孩剛轉到美國學校時,上課第一天

,老師發了十四本英文書,說是這學期要的,有哈波李的《梅崗城的故事》、賽珍珠的《大地》、史坦貝克的《人鼠之間

等。

這些書都蠻深的,我們的大學生都不一定會讀,何況九年級(相當國二)的孩子?我去問老師選這些書,老師說:「十四歲的小孩,肌力已經足以傷人,如果心智上不成熟、缺乏同理心的話,很可能做出令自己後悔一輩子的事情!我們必須在他春期剛開始時,讓他的思想跟上,藉著這些不同人種受到不同待遇的書

會他們『同理心』是什。」

《梅崗城的故事》和《奴隸船》是描述美國南方黑人所受的不平等境遇。我的小孩看完了這個故事,一直問我:黑人並沒有比較笨,會因他的色就遭到歧視?他們以前在學校裡叫黑人Negro,但看完這些書後,就不再那叫了。《人鼠之間》拿過諾貝爾,主角是個智障的孩子

。當時發生了喜憨兒烘焙屋被人潑餿水的事件,同學們看了書後,主動下山去幫忙喜憨兒洗。

因了解生關懷,因關懷生行動」,我在我小孩身上印證了這一點!

「閱讀」是無可取代的

我們的學校應該多提供課外書,因看得的孩子可以從中得到很多的知識,好像搭個鷹架,讓他自己走上去一樣。現在流行的多媒體學,其實是不能取代閱讀的



我小孩11年級時,老師要他們看《戰爭與和平》,要交報告的!但是書太厚,他去租錄影帶來看,看完寫報告交去,卻不知電影結局被導演改了。老師發現後,罰他再看一本《》。

這次他乖乖地看書寫報告,但是我覺得《飄》改編的電影《亂世佳人》是經典作,很得一看,就租來跟他一起看。小孩看了一半,就看不下去,他說郝思嘉是十六歲,怎麼可以由三十歲的費雯麗演?我說豈有此理,《戰爭與和平》的女主角是俄國人,奧黛麗赫本是美國人呢,你怎麼就看得下去呢?他說:「因我是先看電影再看書,不管書中怎麼樣描寫,都是出現奧黛麗赫本的形象呀!要是先看書,電影中出現的影像跟我的想像不合,我就看不下去了!」

所以,看書時是自己的想像力,電影是導演的想像力,別人的想像力會阻礙自己發揮想像力!

聽演講,如果不了解背景知識,聽完後,所得有限;閱讀卻可以依照自己的速度,一再反覆。從實驗結果可看出,閱讀在大腦的神經機制上,電流所顯示的深度是不同的,而且影響神經之間的連結密度

,我們現在所界定的聰明才智便是指這密度而言。

電流是不會中斷的,例如路上看到小學同學,不記得他的名字,但幾天後,突然坐起來,想到了他的名字。電流被激發之後一直走著,連結越密,創造力便越

有創造力才有未來

我們的未來,就在下一輩的創造力上,如果我們將腦力封鎖住、沒有創造力,我們的未來是沒有希望的。

北縣某國小有面土牆,上面有一到六年級的創作圖案,一年級的用個掌印壓下去

,順著手指頭的方向畫出一隻漂亮的長尾雞,六年級用彩色的石頭排列成圈圈的幾何狀圖案。我們的孩子,進學校時很有創意,被我們了六年以後,就變成石頭,這就是一定要進行改的原因。

我自己覺得,除了行不要逾矩的最低下限外,育者(包括父母、部長在內)要放手讓人全面自我發展,小孩才會有創造力!

生命不一定是直線,他可以是放射線、雙曲線或反折線,甚至可以是個圓,只是需要主動塑造,完成屬於自己的圓。
 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v
『不要在別人的眼光裡找快樂,否則永遠悲哀。
  
不要在別人的嘴巴裡找尊嚴,否則永遠卑微。


------------------------------------------
閉門即是深山,讀書隨處淨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