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January 30, 2011
Friday, January 28, 2011
寒兜陸
那天,朋友生日去唱歌,結果因為不勝酒力,中途就先閃人了!
一上車就發現--
哇靠!.... 我的寒兜陸 ( 方向盤 ) 呢? 是中華民國政府的ㄋ∼∼
.....結果....
大概3分鐘後,警車到了!
(見笑死§§§§) |
------------------------------------------
閉門即是深山,讀書隨處淨土∼
Tuesday, January 25, 2011
德國的一張罰單 值得大家沈思
錢 是 你 自 己 的 , 但 資 源 是 全 社 會 的
~ ~ 德 國 的 一 張 罰 單 ~ ~ 值 得 台 灣 人 沈 思
那天,駐地的同事 把罰單複印後,給每人一張 做紀念,我們都 願意接受 並決心保存著。阿桂說,回去後,他會再 複印一些 送給別人,自己的一張 就貼在 家裡的 牆壁上,以便時常 提醒自己。
------------------------------------------
閉門即是深山,讀書隨處淨土∼
一瓶果醬
~只要還有力量去幫助別人,那他就是富有的了~
外婆給了她一個富足的心靈,富足的生命。
------------------------------------------
閉門即是深山,讀書隨處淨土∼
Monday, January 24, 2011
世博表演...隱型椅的秘密公開~~
少女"懸空"坐著彈琵琶。
上海世博會閉幕式上,24位"懸空而坐"的奏樂少女,引起了許多人的極大好奇,這幾天總在議論。
那幕場景出現在名叫《多元•融合》的節目中。舞臺中央,12位少女懷抱琵琶,款款而立,繼而輕抬右腳,緩緩"坐下",江南評彈的曲調隨之叮咚奏響。這時人 們突然發現,除了這些琵琶少女,臺上還有10位拉小提琴、2位彈豎琴的少女,竟都是"懸空而坐",身子全無依傍……正詫異間,又見琵琶少女們站了起來,旋 轉180°,再次款款"坐下",右腿還擱在了左腿上,懷中的琵琶流淌出《致世博》和《歡樂頌》。
這24位少女,究竟身懷何種絕技?傳說300多年前,樹上一個蘋果從牛頓眼前掉落,他就此發現:地球有萬有引力。難道這一次,編導們弄了個"失重舞臺"?昨天,世博會閉幕式總導演滕俊傑和他的導演組向本報記者全盤說出了其中奧秘。
隱形的椅子和鐵鞋、卡槽
最初的靈感,源自閉幕式視覺總設計師丁力平在網上找到的一張行為藝術照片。照片上,一位紳士手拿報紙"坐"在大廳中間,細一看,他身下並無坐椅。"懸空看報"?這挺有趣。丁力平想,能不能用一下這個創意?
讓紳士"懸空看報",然後拍照,是靜態的行為藝術,演員是被固定著的。但這一幕"移植"到舞臺上,演員不可能不動,所以"懸空奏樂"要以創新技術來支撐。
滕俊傑透露,世博會閉幕式上24位奏樂少女之所以能"懸空而坐",是因為她們的左腿上,從腳底到臀部暗藏了一個可伸可屈的裝置,裝置彎曲時,就成為一張隱形的椅子。設計製作這把隱性椅子,可費了大勁!
導演組最初的設想是:首先,給每個奏樂少女做一隻鐵鞋,同時在舞臺上安裝一個對應的卡槽,使"椅子"有個支點,被固定住,演員能"坐而不倒";其次,這 "椅子"得足夠輕,否則演員走路難免一腳高一腳低,全無美感可言;第三,在演員的膝蓋處,"椅子"得有一個"人工關節",這樣小姑娘們的腿方可能屈能 伸……
鐵鞋做好了,足有10斤重!奏樂少女左腳套上笨重鐵鞋,便成了"跛腳人"。於是,剝去鞋面的鐵皮,只剩鞋跟和後支撐點的鐵皮……一次次改進,鐵鞋從10斤逐漸減重到6斤、3斤。
鐵鞋減重還沒完,又一個大問題浮現出來:演員要把鐵鞋平推著插進舞臺上的卡槽,才能固定住;可手拿、懷抱樂器的少女們,自己怎麼也插不進去,得有人扶著她 們的腳慢慢來,結果平推到位花了1分鐘。滕俊傑長歎口氣:"這個節目總共才2分多鐘!"更要命的是,這24個卡槽,在舞臺上就像24個陷阱,"懸空演奏" 節目結束後,緊接著上臺的演員得步步小心,稍不留意,被卡槽一絆,一定出洋相。
不用卡槽,改用磁鐵吸住鐵鞋,行不行?有人設想:通上電,讓原先的卡槽處產生磁力,把鐵鞋吸住。一次試驗時,閉幕式科研專案總監王美意親自試穿鐵鞋。腳底 下通電了,王美意"坐下"、抬起右腿,突然,技術人員誤操作掐斷了電,王美意一屁股跌坐落地……見此情景,圍觀的小姑娘們大驚失色。這以後,鐵鞋令她們心 生恐懼。創意的執行,陷入了僵局。
3釐米高跟和鈦鋼、"鉸鏈"
捧著笨重的鐵鞋,世博會閉幕式製作總監趙能祥一籌莫展。這時,"篤篤篤",一陣高跟鞋擊打地板的聲音傳來,一道靈光"忽"地閃現:高跟?只要一個高跟!丟掉鐵鞋,讓高跟與隱形的椅子直接相連。
高跟的高度只需3釐米,舞臺上,挖一個直徑2.5釐米的小洞,演員走到洞口邊,把左腳的高跟從上往下插入,"椅子"即可固定。而且,做那個旋轉180°的動作,就讓高跟在圓洞�轉,太容易了。
丟卻鐵鞋、只留高跟,腳上輕了不少;但隱性的椅子怎麼也做到輕盈?趙能祥找來造飛機用的鈦鋼,它比一般鋼材輕,但韌性和抗壓性卻是一般鋼材的10倍。這樣,演員的額外負重減到了1斤;也無需穿上裙子遮擋,穿褲子照樣行動自如,而且隱形的椅子不會穿幫。
"椅子"如何配合著奏樂少女的"坐下"與站起,一伸一屈?奧秘是貼近演員膝蓋處的"人工關節",其構造像普通的鉸鏈。小姑娘們"坐下"時,"鉸鏈"形成100°夾角,把其臀部稍稍抬起,使其上身挺直,顯得更有氣質。
大功告成!大夥都說,如此費勁地研製出"懸空彈奏",得讓觀眾看明白呀。有人提議,先讓演員坐在真的椅子上,然後抽去椅子,再用升降臺把它們"沉沒"到舞臺下面……好好顯擺顯擺這"懸空彈奏"。
24把真椅子很快做成。然而,一排練,滕俊傑感覺這撤去真椅子的過程,太張揚、太囉嗦,與他構想中這個節目流動、飄逸、浪漫、唯美的氣質不吻合。真椅子被果斷撤去。
還有波折。舞臺上24個小洞,差點惹出大禍:有一次重要的彩排審查,開場前,趙能祥檢查舞臺,突然發現一個小洞�嵌著一枚小鏍絲,頓時一驚:這鏍絲"鳩占 鵲巢",有個演員的高跟倘若插不進,那整個節目就砸了;倘若插進了,高跟卻因此沒固定住,演員一動,一屁股跌坐下去……不管發生哪種情況,這辛苦研製的節 目,必遭滅頂之災。
打這之後,每次彩排和最後演出前,滕俊傑親自上臺,"神經質般"逐一盯著那些小洞看一遍。他開玩笑說,他得"防壞人別有用心",也得"防好人一不小心"。
閉幕晚會現場,24位少女輕盈走來,款款"坐下"……當她們演奏完《歡樂頌》,燈光暗去,滕俊傑懸了多日的心,終於放下。
這些天,滕俊傑正帶領他的導演組嘗試"懸空演奏"節目的"第二代",其中的"袖內機關"又將別出心裁。這個創新節目,很有可能在即將舉行的公安部表彰世博功臣文藝晚會上亮相。
------------------------------------------
閉門即是深山,讀書隨處淨土∼
Friday, January 21, 2011
不要只是抱怨,要處理抱怨
「抱怨」是從家庭到社會上的每一個角落,都可以看到的普遍現 象,也是正常現象。即使親如父母子女也會互相抱怨,雖然父母疼愛子女自不在話下,但仍不免口出怨言。例如,母親看到孩子不聽話,可能會在父親面前說:「這 孩子像你一樣,脾氣那麼壞,怎麼教都教不好,你要好好管管他。」像這樣的言語,很容易引起大家的不愉快。
人都是在生氣之後才會抱怨,所以抱怨的內容多半聽來刺耳,不只被抱怨的人不舒服,就連抱怨者本身也一樣不愉快。會抱怨,主要是起因於對人事物的不滿,但是,世間不如意事本是十常八九,光是抱怨並不能讓事情如意。
一般人在聽到怨言後可能會想:「我對他這麼好,他為什麼還不滿意?我好心替他處理問題,結果他卻反過來抱怨我,真是 『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這種想法只會讓自己愈想愈氣憤。如果能將抱怨視為正常現象,被抱怨的人或許就不會太痛苦;否則別人一抱怨,便覺得自己是無 辜的受害者,痛苦也會像滾雪球一般,愈來愈大、愈來愈沉重。
如果又能換個角度想:「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別人說的可能真的是自己的過失,他抱怨得其實很有道理,可以幫助我看清自己的盲點。
更何況人人都是凡夫,既是凡夫,就不可能沒有煩惱,有煩惱就會有抱怨。雖然別人的煩惱不一定是因你而起,但是別人把你當成出氣口,負面的情緒透過抱怨而得到舒緩,你也等於幫了他的忙。
其實當不滿的情緒出現時,可能是別人的問題,也可能是自己的問題,或是大家都沒有問題,只是有人誤傳了一句話,使得 別人口出怨言。遇到這種情形,應該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也為自己著想,並且做到:一、不要抱怨別人;二、接受別人的抱怨;三、傾聽別人的抱怨。也要像孔子 所說的「君子聞過則喜」,不但不要難過,甚至要更歡喜,因為別人願意向你抱怨,表示對方還看得起你。
另外,有些人一聽到抱怨後,認為「清者自清,濁者自濁」,便自築高牆,對別人的反應不加理會,這樣反而會激怒對方,以為你放棄了和他的友好關係,打算絕交。如果到了這個地步,問題就更難化解了。
所以聽到抱怨時,要有適當的處理措施,以免又進一步產生誤解,而且對於輕重不同的抱怨,處理方法也不同。如果聽到的是輕微的抱怨,只要點點頭,表示你知道了就可以了,因為對方只是希望你聽到這樣的意見而已,不一定要給予任何回應。
至於嚴重的抱怨,則一定要有所回應與處理,如果是對方誤解了,一定要找對方協調、懇談,讓他瞭解事實真相。如果是對 方因為你的作為不符合他的期待而產生抱怨,則一定要告訴他,你會努力改善與處理;如果處理的結果還是不能讓對方滿意,也要讓他知道你已經盡力了,你的能力 在目前的狀況下,只能如此,希望對方能夠諒解。
如果大家對於抱怨,能用平常心坦然接受,並且妥善處理,就能從中得到成長,而不是傷害了。
聖嚴
------------------------------------------
閉門即是深山,讀書隨處淨土∼
Thursday, January 20, 2011
請改變冷凍水餃煮法(難怪傳統方法煮不熟)
請改變冷凍水餃煮法
安全衛生又可口的冷凍水餃煮法
◎劉兆宏~財團法人台灣優良農品發展協會顧問,前行政院衛生署食品衛生處食品安全科科長,美國 Rutgers 大學食品科學博士
大家都知道,豬肉不可生食,因為裡頭常會有「豬肉絛蟲(Taenia solium)」(絛,音掏)寄生,攝食後,會轉而寄生在人體的腸道裡。產卵後,孵化的幼蟲會穿過腸壁進入腹腔亂竄,最後寄生在腹腔、橫紋肌、腎、脾、肺、心肌、舌肌、淋巴組織、眼或腦部等,引發「囊蟲病(cysticercosis)」。發生在眼部的,會造成視網膜病變,嚴重的可能瞎眼;在腦部的,則可能引發水腦,甚至死亡。更可怕的是,成蟲在人體的生存期竟可長達 25 年以上。
傳統的水餃煮法是,先把水煮滾,然後放入水餃,蓋上鍋蓋,繼續煮滾後,再加入一大碗冷水,蓋上鍋蓋,再煮滾,如是重複三次。老祖宗發明這樣的煮法時,世上還沒有冰箱或冷凍庫,針對! 現! 包的水餃,這樣的程序確實足可將水餃裡的肉餡煮熟,殺死可能寄生在豬肉裡的絛蟲。
然而,現在時代不一樣了,我們很難有老祖宗那樣的閒情逸志,在家裡勞師動眾的捍水餃皮,調餡,現包現煮。對從超市買回來,或偶爾利用假期,全家樂融融的包好後,貯放在冰箱裡的冷凍水餃而言,按照上述的傳統煮法,常會發現裡頭的豬絞肉還半生不熟,略帶紅色(煮熟的豬絞肉會呈白色),吃得讓人膽戰心驚,於是只好再多加一、兩次冷水煮滾。結果常是水餃皮都煮爛、煮破了,餡裡的豬絞肉仍舊沒有完全煮熟。
在還不知道豬肉「囊蟲病」的可怕之前,或許會自我安慰說,都煮成這樣子了,不吃難道要倒掉嗎?知道了豬肉「囊蟲病」之後,我想,恐怕也只好倒掉,或是從此再也不買冷凍水餃了。
今天和大 家分享一項突破性的煮法,保證可在水餃皮仍保有良好的彈性之下,將冷凍水餃的肉餡完全煮熟。──仔細聽嘍:將冷水放入鍋內,瓦斯爐點火後,立即加入冷凍水餃,蓋上鍋蓋,待煮滾後,再重複一、兩次加冷水,蓋上鍋蓋煮! 滾! 即可。技術上和傳統煮法同樣要注意的是,在水餃第一次煮滾之前,要偶爾用鍋鏟輕輕推動一下,以免黏在鍋底。
或許你會懷疑,冷水煮水餃,水餃皮不會糊掉嗎?答案是,冷水煮現包的水餃,水餃皮當然會糊掉,但煮冷凍水餃,則不會。
水滾後才下冷凍水餃,水餃處在內凍外滾的環境,麵皮很快就被燙熟了,然而,穿過麵皮的熱量,進入仍處於結凍狀態的菜肉餡時,一方面要將它解凍,一方面又要煮熟它,需要花很長的時間。因此常在內餡還沒煮熟之前,麵皮就已經煮爛、煮破了。這樣煮出來的水餃,不但難看、難吃,而且衛生堪虞。
冷凍水餃和冷水一起加熱,當水溫慢上升的同時,麵皮和內餡的溫度也跟著慢慢上升,到水滾時,水餃內、外和滾水的溫度已非常均一,因此煮出來水餃,彈性好,肉餡熟,安全衛生又可口。
若不敢置信的話,可以先試煮 5 粒冷凍水餃看看,就算被騙了,也損失不到 20 塊錢。順帶告訴大家,我已用家裡的炒菜鍋,煮過一鍋 45 粒的冷凍水餃,效果非常良好。
------------------------------------------
閉門即是深山,讀書隨處淨土∼
Monday, January 17, 2011
靈光大會-乩童退駕~
------------------------------------------
閉門即是深山,讀書隨處淨土∼
Friday, January 14, 2011
(新五都)~地址填寫注意事項~即日起!
(新五都)~地址填寫注意事項~12/25日起!
(新五都)~地址填寫注意事項~12/25日起
縣市改制為直轄市 |
|
為提升國家競爭力,99年12月25日起臺北縣、 臺中縣(市)、臺南縣(市)及高雄縣(市)等 改制為直轄市。 改制後,僅將原臺北縣、臺中縣、臺南縣 及高雄縣之「鄉、鎮、市」改為「區」, 「村」改為「里」,街路名稱維持不變,
改制後為便利郵件送達,全國民眾及各機關(構)、公司行號, 請詳填「○○市○○區」及該直轄市之郵遞區號。
|
快速理解方式
原台北縣改為新北市
例如:
原地址 台北縣中和市......
改為 新北市中和區.....其他不變
台中縣龍井鄉美麗村
改為台中市龍井區美麗里...其他不變
台南縣佳里鎮快樂村....
改為台南市佳里區快樂里...其他不變
高雄縣路竹鄉青春村
改為高雄市路竹區青村里....其他不變
還有不懂的地方
可參考 內政部戶政司
網站說明
------------------------------------------
閉門即是深山,讀書隨處淨土∼
Thursday, January 13, 2011
Wednesday, January 12, 2011
羅森塔爾效應-態度的魔力
羅森塔爾效應
美國心理學家羅森塔爾等人於1968年做過一個著名實驗。他們到一所小學,在一至六年級各選三個班的兒童進行煞有介事的"預測未來發展的測驗",然後實 驗者將認為有"優異發展可能"的學生名單通知教師。其實,這個名單並不是根據測驗結果確定的,而是隨機抽取的。它是以"權威性的謊言"暗示教師,從而調動 了教師對名單上的學生的某種期待心理。8個月後,再次智慧測驗的結果發現,名單上的學生的成績普遍提高,教師也給了他們良好的品行評語。這個實驗取得了奇 跡般的效果,人們把這種通過教師對學生心理的潛移默化的影響,從而使學生取得教師所期望的進步的現象,稱為"羅森塔爾效應",習慣上也稱為皮格馬利翁效應 (皮格馬利翁是古希臘神話中賽普勒斯國王,他對一尊少女塑像產生愛慕之情,他的熱望最終使這尊雕像變為一個真人,兩人相愛結合)。
教育實踐也表明:如果教師喜愛某些學生,對他們會抱有較高期望,經過一段時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關懷、愛護和鼓勵;常常以積極態度對待老師、對待學 習以及對待自己的行為,學生更加自尊、自信、自愛、自強,誘發出一種積極向上的激情,這些學生常常會取得老師所期望的進步。相反,那些受到老師忽視、歧視 的學生,久而久之會從教師的言談、舉止、表情中感受到教師的"偏心",也會以消極的態度對待老師、對待自己的學習,不理會或拒絕聽從老師的要求;這些學生 常常會一天天變壞,最後淪為社會的不良分子。儘管有些例外,但大趨勢卻是如此,同時這也給教師敲響了警鐘。
態度的魔力
「態度」是一件奇妙的東西,它會產生神奇的力量。
美國哈佛大學的一項實驗,證實了[態度]的魔力。
若干年前,羅伯特博士在哈佛大學主持一項為期六週老鼠通過迷陣吃乾酪的實驗,其對象是三組學生與三組老鼠。
他對第一組學生說:「你們太幸運了,因為你們將跟一群天才老鼠在一起。這群聰明的老鼠將迅速通過迷陣抵達終點,然後吃許多乾酪,所以你們必須多準備些乾酪放在終站。」
他對第二組學生說:「你們將跟一群普通的老鼠在一起。這群平庸的老鼠最後還是會通過迷障抵達終點,然後吃一些乾酪。因為牠們智能平平,所以期望不要太高。」
他對第三組學生說:「很抱歉,你們將跟一群笨老鼠在一起。這群笨老鼠的表現會很差,不太可能通過迷障到達終點,因此你們根本不用準備乾酪。」
六個星期之後,實驗結果出來了。天才老鼠迅速通過迷陣,很快就抵達終點:普通老鼠也到達終點,不過速度很慢:至於愚笨的老鼠,只有一隻通過迷障抵達終點。
有趣的是,其實根本沒有什麼天才老鼠與笨老鼠,她們全都是同一窩的普通老鼠。
這些老鼠之所以表現有天壤之別,完全是因為實驗的學生受了羅伯特博士的影響,對他們態度不同所產生的結果,學生們當然不懂老鼠的語言,然而老鼠知道學生對牠們的態度。
此一實驗證明了態度的神奇力量。
你用什麼態度去面對你的人生,你就會有什麼樣的人生。
人生是一個大考場,我們永遠摸不清,旁人在考我們什麼?
就如,文章中,表面上是考學生訓練老鼠闖迷宮,實際上考的卻是學生們的學習態度,從中研究,態度對一個人、一件事的影響程度。
人若抱持著正面,積極的態度,那不管碰到什麼問題,他都會想盡辦法、用盡各種手段去解決,但若抱持著消極的態度在生活,那碰到問題時只會怨天、怨地、怨別人或想各種藉口在推托。
而,除了面對事情的態度外,看事的角度也是很重要。
就如,愛迪生在發明電燈前失敗過無數,當別人在安慰他時,他卻說:「我從來沒失敗過,我只是發現許多不成功的方法。」
別人是被失敗不斷的打擊而失望,而愛迪生卻因為又明白了一種不成功的方法而高興,呵,真是有趣的觀點,只要將不成功的方法都挑出來了…那最後就會成功。
------------------------------------------
閉門即是深山,讀書隨處淨土∼
Tuesday, January 11, 2011
天平
法官開庭審理這個案件,針對麵包店老闆提出的控訴,指稱農場主人在供應鮮奶油時,
苛扣鮮奶油的斤兩這件事,詢問農場主人是否有什麼答辯。
農場主人莫名其妙地被法院傳訊,直到此時才搞清楚是怎麼一回事,他不服地對法官說,
每次所運用的鮮奶油,重量都事先自行秤過,絕不會有斤兩短少的事情發生,他認為這應該是一場誤會。
麵包店的老闆聽到這樣的辯詞,馬上提出有力的證據,將農場主人前一天剛送到、猶未開封的鮮奶油,呈上堂前交給法官。
法官見到這罐鮮奶油的包裝上寫著重量是 一公斤,但實際秤出來,卻只有八百多公克的重量。
法官當下便生氣地質問農場主人,重量明明短缺了這麼多,竟然還敢睜眼說瞎話地狡辯。
農場主人無辜地向法官表白,他在鄉下地方,農場中沒有磅秤,一向都是用傳統的天平來秤重量。
而他每次運送鮮奶油給麵包店的老闆時,總會順便買 一公斤重的麵包回農場,做為一家大小的餐點。
為了省事,農場主人總是在天平的一端放上買回來的 一公斤麵包,另一邊則是擺上相等重量的鮮奶油,準備下次給麵包店老闆送貨。
法官聽完農場主人的陳述,望著滿臉漲得通紅的麵包店老闆,真不知道這個案子該怎麼樣來下判決。
有個俗諺是這樣說的: 【我們總是喜歡用放大鏡,來審視別人不盡完善之處;
但對於自己的缺點,卻喜歡使用望遠鏡,彷彿它根本不在我們身邊一般。】
------------------------------------------
閉門即是深山,讀書隨處淨土∼
藍色緞帶
我們很容易看到別人的優點。像是某人很漂亮啦,工作能力很強啦,人緣很好啦,但我們很少能看到自己的長處及自己的價值。
這也許是傳統教育下過度謙虛的表現,因為要嚴以律己,所以對自己的要求與批評就很多,期望也就過高,常常造成否定自己的心態;認為自己很多地方都不夠好,久而久之,就產生了自卑感,失去了自信心,認為自己的存在沒什麼價值,因而活得非常消沉,甚至厭世。
有鑒於此,美國的布里居絲Helice Bridges發起了一個叫做藍色緞帶的運動,希望能在西元二千年的時候,每一個美國人都能拿到一條她設計的藍色緞帶,上面寫著:
Who I Am Makes A Difference
也就是我可以為這個世界創造一些價值的意思。
她處處散發這樣的緞帶,鼓勵大家把緞帶送給家人和朋友,謝謝這些在我們四周的人。
她也四處演講,強調每個人的價值。結果因為這些緞帶的傳送,引發了許多感人故事,也改變了許多人的生命。
其中有一個故事十分發人深省:
有一次這位女士給了一個朋友三條緞帶,希望他能送給別人。
這位朋友送了一條給他不苟言笑、事事挑剔的上司,他覺得由於他的嚴厲使他多學到許多東西,另外他還多給了一條緞帶,希望他的上司能拿去送給另外一個影響他生命的人。
他的上司非常的訝異,因為所有的員工一向對他是敬而遠之。他知道自己的人緣很差,沒想到還有人會感念他嚴苛的態度,把它當做是正面的影響,而向他致謝,這使他的心頓時柔軟起來。這個上司一個下午都若有所思的坐在辦公室裡,而後他提早下班回家,把那條緞帶給了他正值青少年期的兒子。
他們父子關係一向不好,平時他忙著公務,不太顧家,對兒子也只有責備,很少讚賞。
那天他懷著一顆愧疚的心,把緞帶給了兒子,同時為自己一向的態度道歉,他告訴兒子,其實他的存在帶給他這個父親無限的喜悅與驕傲,儘管他從未稱讚他,也少有時間與他相處,但是他是十分愛他的,也以他為榮。
當他說完了這些話,兒子竟然號啕大哭。他對父親說:他以為他父親一點也不在乎他,他覺得人生一點價值都沒有,他不喜歡自己,恨自己不能討父親的歡心,正準備以自殺來結束痛苦的一生,沒想到他父親的一番言語,打開了心結,也救了他一條性命。這位父親嚇得出了一身冷汗,自己差點失去了獨生的兒子而不自知。從此改變了自己的態度,調整了生活的重心,也重建了親子關係,加強了兒子對自己的信心。就這樣,整個家庭因為一條小小的緞帶而徹底改觀。
一條藍色的緞帶為什麼有這麼大的魔力?因為它是一個提醒,提醒我們看到自己的價值。提醒我們要接受自己、關愛自己。我們是可以創造奇蹟、創造不同的人,不論我們是誰,都有這樣的能力。
也只有如此,我才能看到這世界的美好、光明的一面,也才能生活得愉快,真正的去愛,去創造生命。
這條用E-mail做的藍色緞帶送給你
我們每個人都像小丑,玩著五個球,五個球是你的工作、健康、家庭、朋友、靈魂,這五個球只有一個是用橡膠做的,掉下去會彈起來,那就是工作。另外四個球都是用玻璃做的,掉下…就碎了。
祝福大家所珍惜的!
------------------------------------------
閉門即是深山,讀書隨處淨土∼
Monday, January 10, 2011
她現在能給你的,都是我十年前給過你的!
|
Sunday, January 09, 2011
人海中找到你
一九四一年,二次大戰方酣,赫門與母親居住在波蘭皮歐特科的猶太人居住區。
兩年前,他們被迫遷居至此,如今,德國軍隊又將他們與其他猶太區的居民集合,
送往死亡集中營翠比凌加。
赫門那年十二歲,他站在路邊等著上牛車,雙手緊緊抓住母親不放。
赫門的母親很清楚橫在眼前的命運,她用力推開赫門,
兇惡地罵他:「你已經不是小孩了,不要跟著我,快走!」
赫門不肯聽話,但母親不斷吼他,他感到既困惑又害怕,
只有轉身逃跑。那是他最後一次見到母親。
此後的一年半,赫門輾轉從猶太居住區遷往兩個集中營,
最後被送到距柏林七十英里遠的史萊本勞動營。
他與其他許多老少男性一同居住在骯髒擁擠的營房內,
每天做著粗重的工作,除非累倒、病倒,或在守衛的鞭笞下不勝體力,否則不得歇息。
然而最苦的還是飢餓。每個人每天的配額是一小片麵包和一些稀得不能再稀的湯,
赫門看著同伴飢餓而死,每天早晨,推車把沒能活過漫漫長夜的同仁一一載走。
一九四四年二月,一個寒風刺骨的日子,赫門哆嗦著站在環繞集中營的鐵絲網旁,
望向隔壁的農莊,襤褸的囚衣鬆垮垮地掛在身上,腳上裹著破布。
他發現鐵絲網外有個小女孩正盯著他看,小女孩發現赫門也注視著她,便走上前。
餓得軟弱無力的赫門四下張望,確定沒有守衛在附近後,
便開口用德文問道:「你可以拿點吃的給我嗎?」「我不懂德文。」小女孩答道。
赫門於是用波蘭文重新問了一次。
小女孩用棕色的圓眼睛注視著赫門,好一會兒,她點點頭,表示她明天會再來,便一溜煙兒跑開了。
第二天的同一個時間,小女孩來到鐵絲網旁,赫門確定周遭沒有人後,
一個箭步衝上前,小女孩迅速拋了一小片麵包和一個蘋果給他。
赫門接著了食物,塞進口袋裡,就忙不迭跑回營房。
他把麵包切成許多小片,在一整天中一點一點地吃。
赫門很清楚,萬一這件事被人發現,他就劫數難逃。
他不敢期待小女孩會再度出現,然而第二天,小女孩在相同的地方等他,
一雙小手藏在大衣下,衣服裡蓋著她帶來的食物。
這個八歲女孩沒有把認識新朋友的事告訴父母。這完全是出於直覺,
她知道父母絕對會禁止他們繼續會面。有七個月之久的時間,她每天在相同的地方等,
每當赫門走近,便拋些食物給他,然而他會一溜煙兒地跑開。
在戰火頻仍、民生凋敝的時日,多餘的食物不易取得,
小女孩總是包起自己的食物給他。兩個孩子從未交談,也從未告訴對方彼此的姓名。
一天,赫門靠近鐵絲網比平時要晚。他喊:「小妹妹。」
小女孩走上前來。「我要被調到特瑞席安史達特,妳不要再來了。」赫門說。
小女孩注視著赫門,一臉的困惑。「是在捷克,我明天就要走了。」赫門解釋。
小女孩睜大眼睛,眼眶裡噙滿淚水,她知道她再也見不著他了。
赫門強忍著淚水,垂著頭離開,胸臆中滿滿地都是悲傷與恐懼。
他回過頭看小女孩,終於無法自持。
一九四五年,二次大戰近尾聲,惡名遠播的毒氣室運到了特瑞席安史達特。
隨著同盟軍的逼近,用毒氣室處決戰犯的速度也如火如荼地加快。
一九四五年五月八日清晨,赫門在納粹禁衛軍狂暴的吼聲中?
禁衛軍指示這些體力虛弱的戰囚早上十點去沖澡。所謂沖澡,指的就是前往毒氣室送死。
然而早上八點時,同盟軍到達,全營的戰囚都獲得釋放
戰爭結束後,赫門遷居以色列,他的體力恢復了,人生也有了新的開始。
他成為一名士兵,在一九四八年以色列獨立戰爭中奮勇殺敵。
但沒有幾年,他便厭倦了戰爭與打鬥。
一九五○年,赫門揮別以色列,遷居紐約。
赫門身材高,肩膀寬闊,能說善道,有著一股超乎年紀的成熟。
他老成世故,卻在某些時刻無端陷入沈思。
他發現這樣的外型與性格對女性形成無可抵擋的魅力,
於是平生第一次開始認真與女孩交往。此後幾年間,他甚至三度與情人論及婚嫁,
卻又在直覺的催促下,不顧對方的失望與哀傷,斷然解除婚約。
走過了如此慘澹的感情路,赫門決心暫時不再與女人有任何深入的交往。
他的朋友不時熱心地要替他介紹對象,他卻不為所動。
直到許多年後,有位朋友堅持要他見見一個名叫若瑪、有著黑色頭髮和棕色活潑雙眼的女子。
赫門同意了,於是他的朋友安排了一場二對二的約會。
若瑪美麗、直率且善良,渾身散發著溫柔氣息,卻又對自己的理念與想法有著高度的自信。
兩人非常投契,整晚天南地北談個不休。
談話中他們驚訝地發現,赫門在以色列從軍時,若瑪也在同樣的地方擔任護士,
兩人甚至曾參加同一場活動,卻不曾相遇。
赫門發現自己竟深深愛上了這個年輕女郎。
夜晚,赫門的朋友開車送若瑪回家,赫門和若瑪坐在車後座聊天,
聊天的話題轉向戰爭。赫門告訴若瑪:「戰爭期間我幾乎都待在柏林附近的史萊本勞動營。」
若瑪吃驚於這樣的巧合,回應道:「我知道史萊本在哪裡,我也在史萊本待過
我們家人假扮成信基督教的農人,在勞動營附近的農地耕作。
有個傳教士幫我們偽造假的身分證明,他救了我們的命。」
赫門的興致愈來愈高,若瑪仍繼續說:「我當然沒住在勞動營裡,
但我認識一個勞動營的男孩,他餓得要命,跟我要吃的,
我有一陣子天天帶食物給他,丟進鐵絲網裡。」
「他長什麼樣子?」赫門問。若瑪想了想:「大約十三、四歲吧!很瘦,很瘦。
我那時還小,但我看得出來他很餓。」「他吃些什麼?」
「多半是麵包。有時我也會弄到蘋果。」若瑪答道。
赫門坐直了身子:「妳跟他這樣碰面持續了多久?」「七個月。」若瑪回答。
赫門的心開始狂跳。他問了更多的問題,若瑪的每一個答案都和他自己的記憶相吻合,他開始戰慄。
「他有沒有告訴妳,他要調到特瑞席安史達特,叫妳別再來了?」赫門小小聲怯懦地問道。
「有,他就是這樣說的。」若瑪滿臉的莫名,不懂他何以知道這些。
赫門倒在椅背上,驚詫得不能自已。坐在身邊的女子,原來就是當年救他一命的波蘭農家女孩。
「那個男孩就是我。」赫門輕輕地說,聲音細得幾乎只有自己聽得見。
「怎麼可能?」若瑪不相信赫門就是勞動營那男孩,不可能這麼巧。「你告訴我,」
若瑪遲疑一會兒,問道:「你是不是用破布裹住腳當鞋子?」赫門點點頭。
若瑪終於明白了這不可思議的事實,淚水湧入了她的眼。兩個人第一次真情相擁。
赫門在車子到達若瑪的住處之前向若瑪求婚.
一九五九年,兩人在紐約步入禮堂,如今已有兩個孩子和數個孫子。
赫門深信在集中營時,是命運數度把他從鬼門關前救回,
命運也三度阻止他和其他女人踏上紅毯,他才得以在悲慘的童年結束了十五年後,
與命中注定的伴侶重逢。
------------------------------------------
閉門即是深山,讀書隨處淨土∼
Friday, January 07, 2011
吳念真 - 寂寞
收錄於《這些人,那些事》
阿照跟她的爸爸一點都不親,就連「爸爸」似乎也沒叫過幾次。
這個爸爸其實 是她的繼父。媽媽在她四歲的時候離了婚,把阿照託給外婆照顧,自己跑去北部謀生。阿照國小二年級的時候,媽媽帶了一個男人來,說是她的新爸爸;不過,她不 記得那時候是否叫過他,記得的反而是那男人給了她一個紅包,以及她從此改了姓。改姓的事被同學問到氣、問到煩,所以這個爸爸對她來說不僅陌生,甚至從來都 沒好感。 一直到國中三年級,阿照才被媽媽從外婆家帶到北部「團圓」,而且聽說這還是那男人的建議,說以後如果要考上好大學,她應該到北部來讀高中。那時候媽媽和那 男人生的弟弟都已經上小學了。
男人不久之後從軍隊退了下來,在工廠當警衛,有時日班有時夜班,媽媽則在同一家工廠幫員工辦伙食,早出晚歸,一家人始終沒交集,各過各的。 不久之後,阿照考上台北的高中,租房子自己住,即便假日也很少回去,寒暑假也先往外婆家跑,通常都要快開學了才勉強回去住幾天,順便拿生活費和註冊錢。
外 婆在阿照大三那年過世,不過,之後的寒暑假,阿照也同樣很少回家。她給自己的理由是要打工、讀書、談戀愛,其實自己清楚真正的原因是對那個家根本一點感情 也沒有。不過,不知道是不是親生的兒子太不成材還是怎樣,那男人對待兩個孩子有很明顯的差別待遇,比如跟兒子講話總是粗聲粗氣,對阿照則和顏悅色,過年給 的紅包永遠阿照的比較厚,兒子只要稍微嘟囔一聲,他就會大聲說:「你平常拿的、偷的難道還不夠多?」
阿照大學畢業申請到美國學校的那年他從工廠退休,媽媽原本希望阿照先上班賺到錢才出國,沒想到他反而鼓勵她說念書就要趁年輕、一鼓作氣,說他的退休金可以拿去用,「不然最後說不定被那個王八蛋找各種理由拿去敗光光!」他說:「女兒哪天拿到美國學位,至少我臉上也有光。」 阿照記得那天她跟他說:「爸爸……謝謝!」不過,才一說出口就覺得自己可恥,因為在這之前她不記得是否曾經這麼叫過他。
美國回來後,阿照在外商公司做事。弟弟在她出國的那幾年好像出了什麼事,偷渡到大陸之後音訊全無,連幾年前媽媽胰臟癌過世都沒回來。孤孤單單的爸爸也沒給阿照增加什麼負擔,他把房子賣了,錢交給阿照幫他管理,自己住到老人公寓去。
阿 照也一直單身,所以之後幾年的假日,他們見面、聊天的次數和時間反而比以前多很多。有一天阿照去看他,他不在,阿照出了大門才看到他坐計程車回來,說是去 參加一個軍中朋友的葬禮;阿照陪他走回房間的路上他一直沉默著,最後才跟阿照說可不可以幫他買一個簡單的相機?說他想幫幾個朋友拍照,理由是:「今天老宋 那張遺照真不像樣!」 後來阿照幫他買了,之後也忘了問他到底用了沒,或者拍了什麼?
去年冬天他過世了。阿照去整理他的遺物,東西不多,其中有一個大紙盒,阿照發現裡頭裝著的是一大疊放大的照片和她買的那部照相機;相機還很新,也許用的次數不多,更也許是他保護得好,因為不僅原裝的紙盒都還在,裡頭還塞滿乾燥劑並且罩上一個塑膠套。
至於那些照片拍的應該都是他的朋友,都老了,背景有山邊果園,有門口,有小巷,也有佈滿鵝卵石的東部海邊,不過每個人還都挺合作,都朝著鏡頭笑,就連一個躺在病床上插著鼻胃管的老伯伯也一樣,甚至還伸出長滿老人斑的手臂用彎曲的手指勉強比了一個YA。
阿照一邊看一邊想像著他為了拍這些照片所有可能經歷過的孤單的旅程……想像他獨自坐在火車或公路車上的身影、他在崎嶇的山路上躑躅的樣子、他和他們可能吃過的東西、喝過的酒、講過的話以及……最後告別時可能的心情。
當最後一張照片出現在眼前的時候……阿照先是驚愕,接著便是無法抑制的號啕大哭。照片應該是用自動模式拍的,他把媽媽、弟弟、還有阿照留在家裡的照片,都拿去翻照、放大、加框,然後全部擺在一張桌子上,而他就坐後面用手環抱著那三個相框朝著鏡頭笑。
照片下邊就像早年那些老照片的形式一般印上了一行字,寫著:「魏家闔府團圓,民國九十八年秋。」 阿照說,那時候她才了解那個男人那麼深沉而無言的寂寞。
------------------------------------------
閉門即是深山,讀書隨處淨土∼
Wednesday, January 05, 2011
叮嚀
叮嚀~天氣濕冷,要注意保暖
|
------------------------------------------
閉門即是深山,讀書隨處淨土∼
蠟燭藝術
行行出狀元,拜Youtube這樣的環境,可以看看藝術蠟燭如何製作
------------------------------------------
閉門即是深山,讀書隨處淨土∼
這不是數學題
-----------------------------------
一對情侶一起去買了一塊餅
男生吃了4/7塊餅
女生吃掉剩下的3/7塊餅
而且男生比女生多出了45元
請問這塊餅是多少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答案: 45元
------------------------------------------
閉門即是深山,讀書隨處淨土∼
台鐵快遞服務~
(可以讓你只跑到都會區的火車站就好..)
******
大家可能知道台鐵一天南北跑十來班的自強號
但很少人卻知道自強號每天都有幾班列車專門處理快遞
台南=台北,四個多小時保證送達
**要怎麼辦呢?.....其實很簡單
*帶著你的東西去車站行李房說你要「自強號快遞」寄東西
*(只有16個車站有此服務)
詳見
http://service.tra.gov.tw/tw/CP/11889/pp.aspx
填寄件人、收件人、物品清單等基本資料後
站員就會挑一班最近的自強號載運你的東西
沒意外的話四個小時就可以跑完北南
然後請收件人憑身份證去到達站領貨即可*
下午三點台北開..晚上七點初就在台南了
這個速度,郵局或宅配也比不上吧~**而且價格才105元喔!
比起民營業者也廉價許多...**推薦給大家多加利用...
**不過要注意,行李房一般只開到晚上八點
**請早寄,早取貨喔!
------------------------------------------
閉門即是深山,讀書隨處淨土∼
Tuesday, January 04, 2011
她的故事
父親辭世
2009年11月5日,下午3點多,84歲高齡的經濟學家張宏馳突發心臟病。在被送往醫院途中,張宏馳還有短暫意識,他拉住兒子張成的手艱難地叮囑:"要是我熬不過去了,你和弟弟,一定要照顧好王姨……"
王姨是張成的繼母王秀珠。張成和弟弟張敢都沒有料到,這竟然是父親的遺言。
當天晚上,張宏馳因醫治無效,與世長辭。張成和張敢悲慟欲絕,更對父親的臨終囑託萬分疑惑:父親是大學教授,再婚為何要娶一個文盲?父親為何對這個農村老太太感情這麼深?臨終遺言,子孫他一個也不提,單單交代"要照顧好王姨"!
張成兄弟對此事百思不得其解,對父親也多少有些怨氣。
張宏馳1925年出生于天津,是北京某大學的教授,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張成在父親的盛名之下成長,繼承了父親踏實堅韌的品格,年紀輕輕就成為中關村一家科技公司的總裁。
1996年,張成的生母馮華去世。怕父親晚年生活孤寂,張成和張敢都希望父親續弦,卻被父親一口拒絕。5年後,父親忽然打電話來,讓兄弟倆回家。張成和張敢匆匆趕回去一看,家裡多了個陌生老太太!她衣著土氣,一臉皺紋,滿頭白髮,一問,老太太70多歲了,是從天津農村接來的,父親準備和她結婚!
兄弟倆震驚得說不出話來。父親如果找個老年女性知識份子做伴兒,有共同語言,屬人之常情;或者找個沒多少文化但比他小十幾二十來歲的漂亮女人,也可以理解。可這個年齡又大又沒文化的農村老太太,究竟哪點吸引了他?
聽說父親第二天將和這個叫王秀珠的女人去領結婚證,張成兄弟怕父親不高興,所以沒敢反對,但又一時無法接受這個繼母。於是他們試探著問父親與這個女人是如何認識的,父親不悅,說:"我的事情不用你們操心!"兄弟倆對視了一眼:父親不是老糊塗了吧?
父親與王秀珠結婚後,兄弟倆都對她很冷淡。他們很少回父親家,即便逢年過節回來看望父親,也很少與她說話。王秀珠話不多,在張成的印象裡,她永遠都只是在家裡收收揀揀,從來沒有刻意討好過兄弟倆。
現在父親忽然去世,王秀珠將要參與遺產分配。父親一生向學,碩果累累,生活又極其儉樸,學校分配給他的位於北京三環以內的兩套住房,加上多年的津貼、著作版權費、收藏的字畫等,總價千萬之巨。張成和弟弟更加憤憤不平——一個70多歲的村婦,能嫁給他父親已是一步登天。這8年來,兄弟倆對她談不上敬重倒也客客氣氣,她在北京享了8年福已經是人生的造化,她有什麼資格分父親的遺產?
但兄弟倆的身份、地位、學識和修養,使得他們縱然心有不滿,做事也在情在理。2010年1月,兩人開始辦理父親的身後事。由於王秀珠也是高齡老人了,耳背、眼花、行動遲緩,張成雖有一百個不情願,也不得不親自奔波,去為她代辦一切遺產繼承的手續。
2月初,張成來到王秀珠的老家天津 市郊。王秀珠終生無子,很多東西由其妹妹王佩娥的孩子趙亮代為保管。張成兄弟倆與王秀珠的親戚從來沒有過半點兒聯繫,此次為辦繼承手續才相互認識。聽說張 成來拿材料辦理繼承手續,趙亮非常高興,主動地搬出了家裡放材料的木箱。在箱底,張成看到一本發黃的家譜,打開一看,他萬分震驚:王秀珠的母親竟然是張宏 馳父親的表姐!也就是說,王秀珠和張宏馳是表親關係!而三代以內旁系血親的婚姻在法律上是無效的!
王秀珠的妹妹和趙亮知道此事嗎?至少他們肯定不知道近親婚姻無效。張成不敢聲張,只是悄悄將家譜放進公事包。這時,他發現了更令他震驚的事——在王秀珠珍藏的物品中,竟然還有一份離婚證書:張宏馳,王秀珠,青海省共和縣,1955年結婚,1965年離異。他們竟然曾經有過長達10年的婚姻!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太多的意外紛至遝來,令張成心亂如麻。他將全部材料都帶上了。告別了王佩娥一家人,張成立刻打電話給弟弟:"爸和王秀珠有血緣關係,婚姻無效,她沒有繼承權!"張敢也萬分詫異,更加疑惑:"你為什麼不問問王秀珠的妹妹到底怎麼回事?"張成說:"我一心想著王秀珠沒有繼承權,別的事沒敢驚動他們。等我回來再和你商量怎麼辦。"
一路上,看著鐵軌旁筆直的電線杆呼嘯 著後退,張成心潮起伏。難怪父親對他和王姨的相識經歷諱莫如深。張成明白,只要他向法院提起訴訟,就意味著王秀珠從這場無效的婚姻裡得不到任何遺產,她將 淨身回到天津楊柳青鎮。這對於一個糊塗的年邁老人而言,是不是太殘忍了?可是父親在世時,一家人也對得起她了。不是進入這個家庭,她怎麼能出入坐小轎車? 怎麼能有保姆照顧?怎麼能氣定神閑地侍花弄草?而她對這個家庭並沒有付出過什麼。
張成糾結一路,最終還是決定起訴。想到王秀珠並無子嗣,一個人回到天津未免淒涼,張成和弟弟商議,每月付給她一定的養老金。
2010年3月25日,張成向北京市海澱區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判決父親與繼母的婚姻關係無效,請求依法取消繼母王秀珠的繼承權。
因為勝券在握,張成有了一絲歉意,決定回去看望一下繼母。一進家門,他看見王秀珠正坐在陽臺上曬太陽,身上披著父親生前常穿的灰色大衣,那風燭殘年、行將就木的淒涼晚景,讓張成難免有一絲心酸。他問:"王姨,你和我爸爸在1965年離過一次婚?為什麼你們結婚又離婚?"王秀珠半晌才聽清,遲鈍地歎了一聲: "你爸爸讀了很多書……多少年了啊……"
是啊,半個世紀過去了,那時離婚是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這是怎樣一段感情?張成再追問下去,王秀珠卻已語無倫次。她蒼老得說不出一句邏輯正常的話,只剩下悲切混濁的淚水。
幾天後,張成到弟弟家做客,與弟弟、弟媳議論起繼母的事。弟媳提醒兄弟倆:"爸臨終時交代我們要對得起王姨,我們都答應了。現在他屍骨未寒,我們卻剝奪她的遺產繼承權,是不是有點兒過分?"張成心頭一震。
父親為什麼對一個村婦如此情深義重?這背後一定有著不為人知的故事,自己不能做出不孝不義的事。張成決定再赴天津,搞清楚事實,決不讓父親在九泉之下難以瞑目。
6月初,張成再次來到天津楊柳青鎮。
追尋真相
王秀珠的妹妹王佩娥,得知張成是來追尋張宏馳人生軌跡的,不禁老淚縱橫。她告訴張成,張宏馳和姐姐王秀珠是青梅竹馬的表兄妹。在那個愚昧的年代,表親可以成婚。1944年,兩人舉行了傳統結婚儀式,拜了天地。
同年,張宏馳考入輔仁大學社會經濟系。為了支持他念書,王秀珠來到北京,在有錢人家中漿洗衣物、被服,掙錢供張宏馳讀書。
年輕的感情,動盪得如同驚濤駭浪。張宏馳在求學期間,喜歡上了漂亮的城裡女孩兒。而且,讀了書的他,知道了近親結婚是違背科學和倫理的。
1947年,王秀珠和王佩娥去大學看望張宏馳。張宏馳根本不願意同學們知道他結了婚,見姐妹倆找來,暴跳如雷:"誰讓你們來的!"王秀珠只好拉著王佩娥快步離開。王佩娥至今還記得,那天為了去見姐夫,她和姐姐穿的都是沒有一點兒補丁的、最好的花襯衫。她們一來一回,徒步走了整整一天。她天真地問:"為什麼姐夫不高興?"姐姐回答說:"讀書的時候是不准結婚的,他怕同學知道。"王佩娥信以為真,直到幾十年後她才知道,當時的學堂並沒有這樣一條規定。在那個烈日炎炎的中午,王秀珠獨自咽下委屈,絲毫沒讓妹妹發現端倪……
1948年,張宏馳大學畢業。1955年,想到當初結婚只拜了天地,王秀珠的父母為了鞏固兩人的婚姻,逼著兩人到民政部門登記結婚。
20世紀60年代初,中國開始大面積鬧饑荒,北京也不例外。最殘酷的時候,走在路上吃饅頭都會被饑民哄搶。為了把糧食省下來給張宏馳吃,又不會被人發現偷去,王秀珠縫了個小布袋拴在腰間,把自己的口糧省下一半放在布袋裡,晚上睡覺都攥在手心裡,等著丈夫每週回來,讓他吃一頓飽飯。
王秀珠瘦得皮包骨頭,卻守著她的布袋,一直把食物留存下來。她無數次餓暈在大堆要漿洗的被服前,清醒後又拴緊她的布袋繼續幹活……聽著王佩娥的講述張成心裡波濤洶湧。如果一個人能在自己的生存都受到威脅的情況下,把活下去的希望留給另一半,那樣的愛情是多麼不容置疑!
1961年,王秀珠告訴妹妹,自己沒有文化,怕將來被丈夫看不起,她也在自學,還想在北京城找一份工作。幾經申請,街道辦事處把王秀珠安排到一家工廠工作。為了更好地照顧丈夫和公婆,王秀珠毅然將公婆接到了北京。
而張宏馳卻在這時向上級申請到青海工作,夫妻兩人分居兩地。1962年的一天,王秀珠回到娘家,一進門就痛哭不止。她告訴妹妹,張宏馳不但不回家,並且慫恿父母與她分開住。直到那時,她才意識到,這段婚姻已經不能再靠她卑微的討好和無私的付出去維繫了。
可即便是回娘家,王秀珠還是來到張宏馳的父母家幫忙幹農活。她卑微地愛著他,拼命打磨自己,希望與他比肩,和這個對她寡情的男人擁有天長地久的美好。
1965年夏,王秀珠和王佩娥一起到青海去看張宏馳,發現他穿著時髦的的確良襯衫,頭髮梳得油光可鑒。張宏馳仍然很不高興,提出兩人之間已沒有感情,並且近親結婚是違法的。王秀珠想了想,對王佩娥說:"他要怎麼樣就怎麼樣吧,我不能拖累他。"就這樣,兩人平靜地在青海辦理了離婚手續。
王秀珠將一個女人一生最好的年華都奉獻給了張宏馳,卻沒有一絲怨言。但王佩娥清楚地記得,姐姐回到娘家後,三天粒米未進,哭得天昏地暗。整個鎮子的人都知道她被讀大學的丈夫拋棄了。姐姐在家待了兩個月,出去還要替丈夫解釋:"不是他品性不好,是我們近親結婚,這是違法的……"
不久,王秀珠回到北京上班。因為年輕 時洗被服浸了太多涼水,她患了嚴重的風濕性關節炎,關節粗大,雙腿不能彎曲。王佩娥去北京看望姐姐,哭著幫姐姐按摩變形的雙腿,心裡為姐姐不平:當年,她 為供張宏馳讀書,替人洗衣才落下了關節炎,難道姐姐一生的命運就是為了成就和成全張宏馳嗎?
1967年,張宏馳與張成的媽媽馮華結婚。後來,張宏馳被調往北京任教。聽聞前夫結婚的消息,王秀珠終於在親友的撮合下,與一個離異退休職工結了婚。
趙亮拿來姨媽和姨夫的照片,張成一看,驚呆了!照片上,王秀珠的丈夫,是深深刻在他童年記憶中的那位陳叔!
隨著真相被一層一層揭開,張成不禁淚水滂沱……
情深義重
照片上的男人,正是被爸爸稱為"鄉下親戚"的老陳,老陳常常給張成家送糧送面。那時,張成和張敢還小,但一見到陳叔,他們就知道,"世上最好吃的東西來了"。他上小學時,看到有小朋友穿軍裝,也想要一套。陳叔知道了,就將自己家半年的布票給了媽媽,媽媽用這些布票買布給張成做了一身軍裝。1977年父親赴英留學後,家中一時拮据,陳叔還曾送錢來。那些支離破碎的記憶像彩色的真實生活中忽然閃過的黑白鏡頭,溫暖而令人心碎。張成無論如何都想不到,幼年時記憶中那位陳叔,竟然是王秀珠的丈夫!他立刻打電話告訴弟弟:"你還記不記得,小時候家裡經常出現一個陳叔叔。他是王姨曾經的丈夫啊……"張敢在電話中得知了一切,沉默了許久,泣不成聲……
原來,"文革"期間王秀珠聽說張宏馳成了走資派,急得六神無主,她對妹妹說:"張宏馳從小就沒有吃過一丁點兒苦,我怕他熬不住啊!他沒了工資,兩個孩子吃什麼?"為了不讓馮華尷尬,她那同樣善良的丈夫老陳替她去看望張宏馳一家,每個星期都給張家送吃的。張宏馳赴英留學期間,王秀珠夫婦毅然表態:兩個孩子,他們寄錢來養。
當時王秀珠的工資是每個月18元。他們每個月寄給馮華6元,還有一些糧票、油票。而她自己一件衣裳,卻是"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
20世紀70年代末的一天,有學生送給張宏馳一罐麥乳精,他捨不得喝,拿給王秀珠。看到她家的枕頭上還打著補丁,張宏馳大約覺得刺眼,伸手拽過來給翻了個面,沒想到背面的補丁更多。張宏馳歎了一聲:"年輕的時候不懂事……我這輩子唯一對不住的人就是你,不知道還有沒有償還的機會。"王秀珠說:"等你有了出頭之日,就送我和老陳一對新枕頭。"
1990年,老陳因病去世。張宏馳前來為他送終。追悼會上,他老淚縱橫,送上親手寫下的挽聯:"手足情篤幾度生死未曾離左右,肺腑言箴從來榮辱不計守炎涼"。
此時,張宏馳和王秀珠都已年過花甲,再多恩怨都已被歲月打磨平整。那之後,王秀珠回到天津老家安心頤養天年,與妹妹一家住在一起。
2001年初,趙亮忽然接到一個電話,是找王秀珠的。趙亮非常吃驚,誰會打電話給一個耳背的老人?見王秀珠在院子裡曬太陽,趙亮便大聲叫她:"大姨,你的電話!"70多歲的王秀珠顫巍巍地走進堂屋。電話的那一頭,是76歲的張宏馳。
王秀珠很快聽出是他,她把電話捧在耳朵旁邊大笑著說:"你大聲點兒,我耳朵聽不見啦!"眼淚卻一瀉而下。兩人又哭又笑,很多話不斷地重複著,趙亮站在邊上,忍不住流下淚來。
張宏馳對王秀珠說,自己從一個老家朋友處打聽到她的電話。他的老伴在幾年前也去世了,兩個孩子都已成家立業,他卻感到了生活的孤苦。他說:"你到北京來吧,我們都是沒幾年光景的人了,我們一起過吧。誰知道人還有沒有下輩子呢?"王秀珠毫不猶豫地說:"好哇。"話一出口,哭得一塌糊塗。
2001年3月,張宏馳親自到楊柳青鎮接王秀珠,趙亮送姨媽進京。晚上,張宏馳在學校的餐館裡請王秀珠和趙亮吃飯。因為王秀珠走路不方便,張宏馳怕她摔倒,一直牽著她的手。
趙亮每年都去一趟北京看望姨媽。在最後的兩年裡,兩人都有些糊塗了,但張宏馳有時會費力地俯過身去吻她,她還像少女一樣笑……
張成怎麼都沒有想到,他得到的是這樣一個纏綿悱惻的故事。這個平凡的女人貫穿了父親的整個生命歷程。如果連她都沒有資格繼承遺產,這世上就再沒有人有資格了!他眼含熱淚回到北京,與弟弟商議:遞交撤訴信。
2010年6月10日下午,張成得到撤訴通知後,立刻回到父親家中看望繼母。王秀珠還坐在陽臺上,像幾個月來沒有動過一樣。她靜靜地看著外面的世界,眯著眼睛,仿佛快要睡著了。陽光罩在她身上,有一種祥和的光輝。
張成淚如泉湧,蹲下身,將臉輕輕放到王秀珠骨節已變形的大手上,喚了一聲:"媽媽……"王秀珠愣了一下,伸手摩挲他的頭髮。張成深情地說:"不管您的思維是不是清晰,我都想告訴您,我去過您的老家,瞭解了您和我父親的過去。您是一位偉大的母親……"
如果王秀珠聽得懂這些話,那麼她一生的無私付出終於有了最有力量的幸福回報。假如張宏馳在天有靈,他一生未了的歉疚終於有了最美好的完結。
------------------------------------------
閉門即是深山,讀書隨處淨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