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梭在《民約論》中說「人生而自由,卻無處不在枷鎖中」,我知道枷鎖是框架,卻沒想到它竟然深入我們的大腦,影響我們的記憶和注意力。
前幾天在捷運上,有位男士跟我打招呼,我看他很面熟,卻怎麼也想不起他是誰,幸好車廂人多,無法交談。我一直到他在「X醫院站」下車,才突然想起他是我母親的主治醫師。想不到每天見面快兩年,竟然會想不起他的名字。
這原因是我看見他的地方只有醫院,當他沒有穿白袍,出現的地方又不是醫院,情境線索不一樣時,我便想不起他來了。情境(Context)像框架,思想意念一被框住,就很難跳脫出來。
史丹佛大學商學院有位教授,在課堂上要求學生,不准說話,在五分鐘內按生日排成一排。一開始時,學生都露出「不可能的」驚訝表情,但是時間有限,不容蹉跎,就有人伸出手指表示他是幾月生的,別人便紛紛跟進,很快任務就達成了。
老師說:「手勢只是一種方法,並不是最快的方法,因為有人率先比了手勢,你們便跟著做了,沒有去想可用駕駛執照,因為上面有生日;也可寫便利貼,貼在胸前;更可以用嘴唱,因為我只有說不准說話,並沒有講不許唱歌。但是一旦有人起了頭,大家就跟著做,一跟著做,大腦便不再思考其他的可能性,你們就跳不出他畫的框子了。這世界的框框很多,有些是自己訂的,有些是約定俗成的,當一個人習慣跟著別人走,久一點,這習慣就成自然,他就連框框也看不見了。一個落在框子裡的人是不會有創意的,因為他看不見其他的可能性」。
這些話使我想起中國的「畫地為牢」,是什麼樣的教育使我們的學生不敢踏出地上的圈圈?主動守規矩和被動服從有很大差別。品德教育應該是自主性的內化行為,不是被動的不敢做。當父母禁止孩子做某些行為時,必須跟他說明理由,讓孩子從理由中,去內化出他行為的準則,最後變成自主的行 為。
人的大腦有類化的本能,它是學習的機制之一。美國孩子三歲左右已經學會了不規則動詞,go、went、gone,但是在五歲時,卻會突然把原來對的went改成錯的goed,因為他從規則動詞的學習中,發現絕大部分的過去式是加ed的,所以他就把went改為goed了。這個類化作用是我們不必每樣都學而能學會很多新東西的原因。所以父母一定要花時間跟孩子說道理,因為不知原因的不准,會變成對其他類似行為的不敢,孩子不問理由的服從,就出現「畫地為牢」的現象了。
其實跳脫框架不難,只要常提醒孩子有沒有別的可能性,訓練他換個角度來看事情就好了。跟著別人走,很簡單,很省事,但是它扼殺了生命中應有的挑戰和尋找自己潛能的機會。
人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應該有他的使命,若不能充分發揮天賦的能力,人云亦云,就失去了人生的意義了。
洪蘭 (作者為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
------------------------------------------
閉門即是深山,讀書隨處淨土∼
Wednesday, July 11, 2012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