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August 08, 2009

誰讓爸爸回不了家?

誰讓爸爸回不了家?

作者:賓靜蓀 出處:親子天下

全球化分工和競爭壓力,讓越來越多的爸爸「總是不在家」,幾十萬的台商、台幹爸爸,以及總是在出差加班中的竹科爸爸,造就了一整個世代的「假性單親」家庭。該怎麼維繫遠距家庭的親子關係?可不可以,有不一樣的選擇?


闖蕩中國的台商、台幹不歸路

更有幾十萬台商、台幹爸爸,根本就長年累月「不在家」。

從九年代傳統產業開始外移,到現在各行各業都必須搶灘中國,每派出一名台幹,就有一個家庭要犧牲。

因為基於教育、安全、政治等大環境的考量,以及妻子有無工作、能否彈性配合等因素,很多台商、台幹是單槍匹馬去中國闖。

在中國耕耘,成功的愈做愈大,有的幾番輾轉還是回到中國,不成功的沒臉回來,怎麼看都是一條「不歸路」。

四十七歲的王永興(化名)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他從專科畢業就進入皮革業,先跑歐美泰馬,後來雖美其名「常駐」上海,但是「工廠離上海市中心有兩個半小時車程,四周都是魚塭,」根本不能帶太太和當時五歲和六個月的兒子去。況且他依然得為追逐廉價皮革全中國、全世界跑,以車為家、以旅館為家。

十幾年下來,除了中間三個月「非常快樂」的失業在台灣,他幾乎都不在家。結果變成「對台灣、小孩都很陌生,即使講電話、休假一個月在家,都感覺像隔靴搔癢,大陸的改變也搞不清楚,好像邊緣人一樣,」王永興很無奈的感慨。


競爭力的代價:假性單親家庭

追求競爭力付出的代價之一,就是很多家庭變成「假性單親家庭」。爸爸隻身在外獨自承擔工作壓力、想念孩子之苦,媽媽和孩子要承受爸爸缺席的「重量」,夫妻關係和親子關係都受到衝擊和影響。

有的爸爸不善於表達自己、或和家人互動較少,就用物質來彌補缺席的愧疚。從高檔球鞋、玩具到十四萬的鋼琴,對孩子有求必應,「爸爸變成一個帶禮物回來的叔叔,跟路上其他的叔叔沒兩樣,」台商太太徐雅娟從身邊許多兩地家庭的子女身上觀察。

即便爸爸每三個月休假回來一次,每次回來,孩子都需要幾天,才能消除陌生感;好不容易熟悉了,又到要分離的時刻。孩子的成長不會等待,而且需要穩定而持續的關心,長期缺席的爸爸無法掌握孩子的發展,對孩子的了解程度反而不及鄰居或孩子的朋友。

媽媽是維繫家庭的支柱

要避免親子關係愈來愈疏離,媽媽成為維繫家庭的支柱。

「我要求自己扮演調和者的角色,隨時更新兒子的訊息,替兒子和先生找交集,讓他們有話講,講電話時才不會有一搭沒一搭的。」王永興的太太李志萍(化名)說。她因為人親土親,不願意離開台灣,所以認命的接受先生去中國發展的事實,「傳統產業就是這樣,身邊都是這樣的家庭,抱怨也不能改變事實。」她臉上流露出客家婦女的堅毅。但是十幾年來獨自撐著一個家,的確很辛苦,她得了腸躁急症,讓周遭親友看了心疼。

夫妻關係面臨嚴峻考驗

兩地家庭、距少離多家庭的夫妻關係,也面臨嚴峻的考驗。隻身在中國的台商、台幹,工作時間長、應酬頻繁,要拒絕誘惑的確需要很大的自制力。

寰宇知識科技總經理程拓之從去年七月起到北京做市場調查,親身經歷了那種寂寞。「尤其在假日,真的沒事做,多半在宿舍裡用電腦看電視。逛百貨公司又沒要幹麼,喜歡看新款手機,又不能天天買。下了班跟大陸部屬也不會在一起;去天壇紫禁城,要有伴才好玩。但是男人不會一起作伴出去玩,如果一群男人,就一定往『那個方向』去。」他說。

耐不住寂寞、禁不起誘惑,外遇、包二奶,「很多人一去就陣亡了。」一位台商太太形容。維持下來的婚姻都是基於夫妻雙方的自持和互信。有一位台商去中國十年,住宿舍,生活清苦,給自己找事做,去學大提琴、上EMBA。他答應太太,不但每個星期回來,甚至搭機回來接小孩!這樣的故事成為令人欽佩的典範,也讓人感受到背後整個家庭的煎熬與辛酸。

保持聯繫、建立信任,關係不疏離

師大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副教授林如萍提醒:「關係需要時間,發展就是歷程,沒有在一起,就會失掉很多東西。」但距離不一定是家庭的殺手。「兩地家庭要竭盡所能保持聯繫。」她說。

很多爸爸用「金錢消滅空間」。一般台商公司通常三個月讓員工回家一次,一次停留一週到十天,幸運的可以一個月回來一次。有些爸爸甚至願意自掏腰包買機票。這是一種承諾和責任。即使兩岸直航,舟車勞頓還是要花很多時間,但是很多爸爸歸心似箭,「時間到了就想回來」。

另外一個避免親子關係疏離的重要因素是建立信任機制。「外派爸爸一定要先跟孩子建立信任的基礎,若沒有信任,親子之間會愈走愈遠,這樣的關係一定要愈小建立愈好。孩子從小就覺得你在他生命中很重要,遇到事情就會想到找你。」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系助理教授王舒芸表示。

善用科技表達愛,參與孩子的生活

科技成為最好、最便利的聯絡工具。每天夜晚,許多家庭的電腦螢幕亮著,這是遠在外地的爸爸們和在台灣的孩子太太交流的珍貴時刻。透過視訊,爸爸讓孩子了解他的愛和照顧,間接參與了孩子的生活。

李侃陽在美國期間,每天和兩個女兒視訊通話兩次,一次在台北時間早上七點,「孩子還有起床氣,陪她們一起吃早餐」,一次在晚上孩子睡前。他還和小女兒發展出「透過視訊抱抱」的儀式。他把手放在電腦螢幕兩邊,然後女兒也靠近電腦伸手去抱。

程拓之每天晚上九點固定透過視訊講自己編的三個故事給四歲的女兒聽,「一年下來累積的故事超過天方夜譚。」有時也鼓勵女兒講故事給爸爸聽。這個習慣「也逼自己有應酬只能到九點。」他笑著說。

漢民科技的專案經理曾治華因為工作每年兩次共出國半年。為了充分了解讀資優班十歲兒子的想法和生活,除了每天固定視訊聯絡,他還要求自己做孩子做過的所有事情。「讀所有小傢伙正在讀的書、課本,參加童子軍家長成長營,為的就是要隨時掌握孩子,他有任何問題我都能立刻解決。」年過五十的曾治華樂在其中。

寒暑假也是距少離多家庭創造共同記憶的黃金時間。

家中廚房共餐的噓寒問暖、共同規劃旅行、帶孩子到爸爸的工作地點參與爸爸的生活等,「都可以蒐集片段式的記憶,維持家庭的張力。」王永興希望因此能和孩子一起經歷最精采的生命片段,彌補他缺席的遺憾。

遠距爸爸的無奈真的沒人知道嗎?在台灣的產業結構下,兩地家庭一定是無解嗎?是誰讓爸爸回不了家? 

為了家庭,卻賠上親子關係

全球經濟資本主義這個大機器的運轉或許很難改變,但是裡面有很多實質的東西可以做。「政府一天到晚在談兩岸經濟,卻從來沒有想過這個經濟背後所代表的性別意涵。這個性別意涵拉出來就是一個親密關係、親子關係、家庭的付出。」專題研究過台商太太和大陸二奶的清大社會研究所副教授沈秀華說。

台灣社會還普遍有一種傳統的性別分工想像。認為照顧孩子是媽媽、太太的事,爸爸只要賺錢回來,就是個稱職的父親,當然不要阻止他出去打拚。「因此企業在派人出去時,就不夠敏感,不會想到員工家庭付出的代價,」沈秀華看過太多粗糙的例子,「爸爸都說出去是為了家庭好,卻賠上了親子關係。」

如果社會對父職有共識,認為父親在子女成長的過程中具有重大影響、無可取代,那麼,「誰讓爸爸回不了家?」這個問題,就不能丟給個別員工和家庭去解決、去受苦。

「我只想當個平凡的爸爸,可以和孩子摟摟抱抱,也會生氣罵人。」李侃陽說出很多爸爸最大的希望。要實現這個平凡的願望,需要的是整個社會和企業「不平凡」的重新思考。

 



------------------------------------------
閉門即是深山,讀書隨處淨土∼

No comments: